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北 | ||||||||||
|
||||||||||
|
运城河津的鹳雀楼是天下四大名楼,与长江上的岳阳楼、黄鹤楼和滕王阁齐名。这四大名楼每个都和一篇名文相连,鹳雀楼上最著名的诗篇是王之涣的那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时候就会背诵这首诗,当时记得老师总是谆谆教诲“更上一层楼”的人生境界,对头两句的景色却很少提及。当我站在鹳雀楼的顶层,才明了那两句写的贴切。这里是黄河中游最宽阔的地方,河道平平展展的铺开,两边是无际的麦田,向上游眺望极远处才仿佛有山,虽然因为又是一个雨天我看不真切,但仍可以想象长日将尽时一抹残阳落进远处群山的样子;走到楼的另一边向下游看去,这浩浩荡荡的流水转了一个弯也不知去向何方,只是淡淡地消失在了地平线上,想想也只有那无比辽阔的大海才是她唯一的真正的归宿。不到鹳雀楼是无法真正体会到那种宽厚的诗意的,正好王之涣那平实的言语捕捉到了此间黄河的真谛。 第三眼看黄河是在新古城镇的小浪底水库边上,还是一个雨天,因而不能乘船去水库之中游览了,只好站在岸边望上一望。细雨初停,轻波拍岸,水库也溢满了,连码头的一部分也没进了水中。对面是淡淡的山峦,身后是刚刚耕耘过的麦田,我就这样迎风站着,平静的一如眼前的青绿而非混黄的黄河水,心头反复念着:“静水深流,水静流深”。没见过壶口的水奔流急,也想不到这里的漫漫清波,黄河就是这样的复杂和神奇,就如同中国人的性格。三门峡水库的兴和废,小浪底水库的弊和利,还有黄河上千百年来争辩的其他是是非非,与这深沉的黄河相比都淡去了。雄浑也好,宽厚也好,爱也是她,恨也是她,中国古老的历史很大一部分就是黄河的故事,但至今谁也说不清黄河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河,这就是黄河的深沉,因为深沉,所以博大。 峭立黄河岸,俯仰思古今。山西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荟萃之地,上溯尧舜禹,下及阎锡山,仁有介子推,义有关云长,叹拓跋氏的武功盖世,赞李唐朝的龙兴晋阳,富甲海内的晋帮商人,纷繁交错的佛道儒家……黄河水流几千里,在山陕交界之处的壶口奏出了最强音;中国历史几千年,在陕西和山西两地演绎了最辉煌的篇章,自然与人文的巧合,正是上天赐下的机缘。自然造物原本如此壮观,人文渲染更加意蕴深长。 放眼黄河,你的身躯已经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黄河,而是亿万国人心中的图腾;你的性格也不再是水文条件里的黄河,而是中华民族共融的品格。我在山西的旅程始终与黄河相伴,黄河也是我旅程中文化意义上的起点。走笔山西,上下千年,纵横千里,不在一景一物,只在情中心中,连贯我笔墨的不再是行程,而是三晋大地历史的长河,是黄河文明光辉的历程。 二、晋水之源 夜晚车游在太原的迎泽大街和汾河两岸,灯光璀璨,高楼林立,觉得和其他的城市没有什么不同,可太原城毕竟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山西远古的遗迹很多,比如临汾的尧庙、沁水的舜王坪、运城的大禹渡,阳城的汤帝庙,但在人们的心中,山西兴盛于晋水,晋水发源在晋祠,这许多历史的年头应该都是从晋祠的泉眼中汩汩流出的。 晋祠流传着一个故事:梁思成先生曾觉得在通都大邑不会留下真正的古代建筑,所以他很早听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第2页、共19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