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风土人情 >>民族风俗
  相关文章
  • 藏族服饰的流变与特色
  • 藏族节庆
  • 神农架的奇风异俗
  • 是姐姐,不是老婆
  • 康区藏族的一妻多夫家庭
  • 藏族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
  • 黎族跳竹竿
  • 鼻箫
  • 琼剧艺术
  • 公仔戏
  • 色达牧区的嫁妆和聘礼  
    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讲,目前在以家庭为单位实行联产承包制的藏族牧区,人们不仅继续看重嫁妆和聘礼,而且把它看作婚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⑸本文讨论的依据,是以现实藏族牧区的嫁妆和聘礼为主。在1950年以前传统藏族牧区社会中,聘礼和嫁妆的数量和种类,因男女阶级地位的不同而有异。这种差异是由阶级等级所决定的,而不是由男女在经济生活中的贡献大小或他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⑹地域性的亚文化差异,也是造成聘礼和陪嫁内容有所不同的一个因素。从聘礼和嫁妆的接受对象来看,色达地区是送给出嫁女子和结婚的儿子。而在青海省玉树地区,除给新娘送装饰品外,还有给女方母亲送一头奶牛、给女方父亲送一匹马的风俗。同样,在西藏的阿里、那曲等地区,男方也要给女方母亲送一头奶牛,称为“哺育费”。此外,单独立帐篷成家者,编织帐篷的原料由双方家庭共同提供。这些差别显然是受不同地区亚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形成的。

        综上所述,在藏族牧区社会中,男女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大小与嫁妆和聘礼的多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嫁妆和聘礼的多寡,对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相反,家庭经济实力(条件)、男女婚后居住模式以及各个地区大同小异的财产继承方式和文化传统对嫁妆、聘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牧区的嫁妆和聘礼的内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古蒂有关嫁妆和聘礼的理论是不严谨的,至少可以说它是不全面的。至于造成聘礼和嫁妆差异的因素,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10页、共11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