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南
  相关文章
  • 莽山历险记
  • 凤凰锵锵六人行
  • 凤凰-玉屏(梵净山)-镇远
  • 湘西行_凤凰城
  • 湖南炎陵桃源洞探幽
  • 桃花江是美人窝
  • 随性漂流——一个人的湘西
  • 两个女子走江湖之湖南篇(张家界-凤凰-韶山12天)
  • 锦绣潇湘行记之三:千年古村——上甘棠
  • 凤凰攻略
  • 雨中湘西行  
    入沅州城——芷江的第一感觉。当年城里只有两条街,东西南北街十字交叉处高耸一座侗乡钟鼓楼,楼角飞檐吊铜环,清风拂来,叮当作响,骚人墨客为此不少吟咏。他仰望街心的钟鼓楼,好高,好奇!他抬身上楼,登高纵览全城:东街高门大院,家家张灯结彩;南街铺面连连,人群熙来攘往;西街却堆积柴炭箩筐;北街零星有点小铺子,行人稀少,冷冷清清。
    沈从文从湘西土族部队归家难闲,此次来沅州投奔当警察局长的五舅。他走进了东街那幢青砖窨子楼,在团防局当上了小师爷。每天清晨,他挎着小竹篮,装了团防局的印章印盒,穿过钟鼓楼十字街,在石板路上轻快地走,来到西街菜市场,走向一排排肉案,往猪肉身上盖大印,收取铜板。
    “小师爷”!卖肉的喊着,“喝杯酒,我这炒着猪下水呢!”
    沈从文笑,卖肉的笑,都晓得他爱吃猪肚猪肝。沈从文接过酒杯,蹲在案桌边,干几口酒,呷点肉菜,笑着离开。出了西街,他常常会沿着石头城墙,从青石板街再往南门而去,不一会,就来到潕水河上的龙津风雨桥上。
    他很喜欢这座西南第一桥。近一里路长的风雨大桥,他走遍湘西,未曾所见。一道长虹卧波,雄峙横跨在滔滔潕水之上。只见,长桥青瓦兮绿波,廊亭参差兮巍峨,远山淡墨兮似丹青,百媚千姿兮如美人。风雨桥极富侗乡特色,飞檐斗拱,木榫相接,全桥不用一根铁钉,上以青瓦相盖,避风遮雨,桥上排列木屋,外悬至半空江面。桥面两边皆是鳞次栉比的铺面,杂货、山货铺、绸缎庄、布铺、百货铺、小吃摊,应有尽有,目不暇接,热闹非凡。
    沈从文欣喜地步上风雨桥,这里望望,那里看看,每次上桥总看不够。他缓缓地在桥中徜徉,不停地与熟人点头招呼。来到桥首肉案,屠户们亲热地相招小师爷,盖印,收钱!闲了,便买个油炸糍粑,用竹篾穿着,站在桥边,倚栏享用,边眺望着河里往来飘移的乌篷船。船夫拉着纤绳,沿着河岸吊角楼的水边,躬着腰,一步一喘,吭唷嗨喲地往前拉。船夫拉着纤绳到了西门岩码头边,河埠头正聚集着一群群端盆提桶的妹子、媳妇,正三三两两蹲在河埠口的石板上,使劲地用芒槌劈劈啪啪地砧衣,或把衣物在水里哗哗搓洗,*着她们嫰藕似白森森的胳膊和大腿,一阵嘻笑漾在了水边,搔得纤夫们心头发痒,嗬嗬大笑,两脚故意将水花踢得好高,打湿了妹子和大嫂,纤夫们扯着嗓门喊着号子,将那纤绳牵着妹子、媳妇嗔爱出水灵灵的目光柔柔地跟踪他们好远好远。河里三两群鸭“嘎嘎”扑翅击水或翻着屁股在水里找食吃,水面发出一片银色的柔腻。呆呆的沈从文看得入了迷。
    “小师爷,你被河边的妹子钩了魂?下去一起帮她们洗洗吧!”屠夫们哈哈大笑,“看你牛卵子眼都发直了,怕是要吃春吧?”“哈哈哈……”众屠夫朗声大笑,沈从文脸红着提篮而去。
    此情此景,在他的小说、散文中随处可见,我很熟悉。
    在团防局,沈从文无事时即潜心书法,王羲之、欧、柳、颜、赵,正草篆隶,无不埋头习之,每归住处,必夜练至深更,还援请师爷指教。不久,他的字即写得誉贯沅州城了。城里人争着请他写喜联。县警备队下乡打土匪,队长殉难,县政府让沈师爷为这位凤凰同乡写碑文,几十载过去,此大石碑犹在,今存河西天后宫,供游客一睹沈老当年书法风采。
    晚饭后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9页、共17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