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南 | ||||||||||
|
||||||||||
|
他书里细雨朦胧的边城,《雨后》的四狗,多情湿漉的船夫柏子,美男子龙朱——那位族长的儿子,撑船摆渡了一辈子的老人和他视为生命的清丽可人的小孙女,湘西美丽、直率又泼辣的女人;更有那里的青山绿水,那里的吊脚楼,摆渡船,侗族的风雨桥,土家族、苗族三月三的庙会,所有这一切构成的湘西,象诗一样地缭绕着我,使我神往。 今年八月立秋,最炎热的日子里我去了那里。那里正下着雨。 绿的湖南 除了冬天,下雨的日子最美。除了江南,山水秀丽、人烟稀少的地方,诗一样、画一样地总使人魂牵梦绕地缠绵。 列车离了上海,把大都市的嘈杂、忙乱、拥挤、贪婪、斤斤计较的小气、急功近利的浮躁、价值文化的混乱和酷暑逼人的窒息,一古脑儿全扔在了身后,义无反顾地跋山涉水,一路向西、向西,直奔湘西。 车过株洲,进了湖南,慢慢地山多了起来,泥土变红了。车窗外满眼青郁葱笼——除了延绵起伏的青山、除了脉脉不绝的流水,就是齐整秀碧的田垅、就是繁花修竹茂树,还有白云苍天下的袅袅炊烟和潺潺小溪,一切都是青的、绿的,连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和他牵着的那轮斜阳也都被染得鲜绿,沁人心脾,和我从沈从文书里看到的湖南一样。列车穿过一个又一个隧洞,象被山鬼牵着,进入了大山的深处,呼哧呼哧做着好梦,去会《湘夫人》了。 湖南是绿的。 俗言:“湖广熟而天下足”。俗又言:“湖南不亡,中国不亡”。 据说,中国古时候两湖、两广的稻棉菽麦丰收了,天下的百姓可以饱暖无忧了。又据说,湖南自古以来民风彪悍醇厚,书香温润,仁人贤达志存高远,因而名将良相、忠臣贤君层出不穷,砥柱中流。 历史上楚大夫屈原,因不满朝政昏庸被流放沅、湘之间,报国无门而作辞《离骚》于后人,投恨岳阳以南、洞庭湖以东的汨罗江而去。几千年过去了,人民还记着他。辅佐刘邦打夺天下的一代谋士张良,激流勇退,隐居湘西北境内,老死大庸,墓葬杨柳坡,即今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金鞭溪和百瀑溪的一个汇合景点“水绕四门”的东北角,杨柳坡是也。据说,我国汉族大姓“张”姓的集聚地就在张家界附近。至于张良是否张家界人氏就不得而知了。三国时,老将黄忠祖籍长沙,辅助刘皇叔打天下,流芳百世。据说,晋代高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写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人间仙境就在湖南常德的桃源县境内。清光绪“戊戌维新”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祖籍湘潭,为了维新运动的成功,变法失败后,他留下了“变法若取人头,从我谭嗣同始”,并高唱“我自横刀向天笑,留取肝胆两昆仑”豪迈诗篇,慷慨赴难,视死如归。多少年过去了,人民还记着他。程朱理学的一代大儒学家王阳明也出在湖南,长沙还留有他的“船山学社”,当年毛泽东组建并领导的“新民学会”就选址在此。当然,湖南也出过曾国藩,左宗棠,都先后做过晚清的湖广总督;不过,前者屠杀了太平天国,后者却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 忆往昔,数风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1页、共17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