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南
  相关文章
  • 莽山历险记
  • 凤凰锵锵六人行
  • 凤凰-玉屏(梵净山)-镇远
  • 湘西行_凤凰城
  • 湖南炎陵桃源洞探幽
  • 桃花江是美人窝
  • 随性漂流——一个人的湘西
  • 两个女子走江湖之湖南篇(张家界-凤凰-韶山12天)
  • 锦绣潇湘行记之三:千年古村——上甘棠
  • 凤凰攻略
  • 雨中湘西行  
    ,沈从文最喜拿了竹笛,漫步北街石板路,缓缓以登北门城楼,站在宽阔的石头城墙上,望落日余辉,晚霞千里,河上渔翁垂钓,鸬鹚咬鱼;北门沙洲、映天绿柳,对溪桃花、隔岸石榴;北门外河、秀水拖蓝,每发洪水,河中那一溜长长蓝蓝的河水,更让他若痴若迷。更多时,他爱侧坐城楼箭垛,埋头吹笛。悠悠一曲《苏武牧羊》,又吹一曲《梅花三垅》,随即放下笛子,拔直着嗓门,对着河里渔船放歌,渔翁们伸直脖颈听,随后笑骂:“这傻*的小师爷!”
    他散文、小说中写着的这些情景,俯拾皆是;既有浓郁的乡情,又可怜可爱。
    东街有条小巷叫东紫巷,进巷数百米,现今第一幼儿园,当年则是民国总理熊希龄的公馆,其时有沅州大观院之称。那时,则已是从国会议员舍官归来的熊捷三所居,他是熊希龄之弟、沈从文的七姨夫。平日里,他常去熊公馆,不为赏花玩景,假山曲池,他深深地被府后阁楼上两房书所吸引;阁楼深藏在后花园的荷池旁,僻静清幽,是读书的好地方!沈从文躲进小楼,埋头阅读古今中外名著,象一头饿牛,闯进了菜地,贪婪吞咽着那些文学书籍。
    多少次,七姨夫和五舅在前厅谈诗论文,则要沈从文恭坐一旁聆听,大人作了诗文,即令他立时抄写悬挂堂上,大声诵读,耳濡目染下,他开始懂五言七律,平仄押韵,并悄悄学着写诗。写鼓楼,写风雨桥,写沅州城!他仰慕有学问的熊希龄,甚至连七姨夫五舅都成了楷模。熊公馆让这位只读过几年私塾的他,开始了文学启蒙。不由想起他《熊公馆》一文,我仿佛看见一代乡土文学大师,即从这里迈向文学殿堂的第一步!
    在沅州,沈从文变得有出息了。他母亲甚喜,变卖了家产、带了女儿来沅州依傍儿子,住在青云街。
    沈从文办事依然卖力,有空时,他总喜欢游览城里的诸多名胜。
    那日,他与七姨夫同去河西游妈祖庙(天后宫),两人立于门楼下仰看门坊上的石雕牌坊。一幅幅文臣武将,花鸟草虫,武汉三镇、渔民樵夫,琴棋书画无不栩栩如生,令人赞叹。
    七姨夫抚摸着石雕对他道:“岳焕,人生在世,事业欲成,姨夫有两句话: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沈从文连连点头称是。
    “岳焕,你可知,此石雕系一石匠,带徒数十,穷三年六个月之功,方留下此稀世珍宝,实不易啊!”七姨夫感叹万千,沈从文连连点头。“好,”姨夫拍其肩,“你已长大*,将门之后,不要负了众人之望啊!”
    “沈从文含泪答曰:“姨夫,我定穷毕生之心血,也雕刻一座牌坊!”
    是的,沈从文没有食言,真雕刻了一座乡土文学大师的牌坊!
    沈从文来沅州一年多,深深喜爱上了这座美丽又古老的边城。当时,他还真希望把家安在这里。
    在狭窄的青云街小巷里,仍依稀可辨当年沈从文的足迹。
    母亲、七姨夫等众人为他议婚,他不挑表妹春英,更不选东街几位大户人家的闺女,偏独独爱上了家道不殷的马小姐,常与其鸿雁传书,写些情诗、山歌往来。沈从文在热恋,我依稀见他正在做着温馨甜蜜的梦。
    那一夜,很黑,天上没有一颗星,刮着冷风。沈从文提着灯笼,打着赤脚,来到城边一条不深不浅的小溪,它直通潕水河。传说溪中有宝虾,乃稀世珍宝,夜深人静方出,游弋于水,身后闪现红宝石之光,熠熠发亮,;倘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10页、共17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