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相关文章
  • 杭州至黄山一天半暴走自虐自驾游路书及纪实
  • 邂逅外国MM的黄山旅游
  • 那片北方的海~~(威海篇)
  • 退休老人快乐游(黄山)
  • 黄山-宏村-婺源自助游功略(一)
  • 北京-黄山-宏村游 详细攻略
  • 广济寺
  • 仙居临海随团游
  • 纵情3周蜀地游(18)--四姑娘山之骑马长坪沟
  • 沙溪觅食[三]——吃掉一盘老鼠干
  • 五一行走古徽州(详细游记+攻略+超多精品照片)  
    甲子年。”好一幅闲逸雅致的图画,因而辗转流传,愈传愈远,有好事者竟把它题于洛阳同华传舍(相当于现在的旅馆)的墙壁上,被大诗人李白看见,拍手称赞:“此真仙人诗也!”
    唐天宝年间,李白走访宣城旧友,游罢泾县桃花潭,欣然来到歙县寻访许宣平,并在这里问路,民间传说,李白到这里时见江上停泊一只破船,船头有一老翁,神态飘逸,容颜超然,李白寻访许宣平心切,全然没有注意这一切。他见老翁便打揖拜问:"请问许宣平先生仙家何处?"老翁捋胡微微一笑,脱口而吟:"门前一竿竹,便是许公家。"李白听后便照直前。没出多远,幡然大悟:"门前一竿竹。不就是船头的那竿篙么?老翁当是许宣平了。"李白当即转道返回,但回到这里时,老翁已无影无踪了,只见涛涛江水直向东奔去。不远万里,特来寻仙,竟错过,诗人李白好不懊丧,便怅然在身前茅庵壁上题诗一首:“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李白回到练江北岸,盼望再能遇见许宣平,但终未能如愿。而许宣平回来时,见庵壁上的留诗,知道来访者竟是鼎鼎大名的李太白,也非常惋惜。
    两位同代知名瘾士,竟然这样错过,真是:"许士已乘黄鹤去, 此处空剩问津处"。
    想完这个故事,视线重又凝聚,抬头望,见江上一艘游船缓缓而行,看他们朝“问津亭”处张望,想来也是找寻当年的这个故事和遗迹来了吧?


    【留宿渔梁古镇,随处悠游】

    在“太白问津处”冥想感概了一刻之后,开始沿着老街找住宿。
    古镇目前的商业化气息还是很淡的,走遍了整条街,只有两家挨在一起的客栈提供住宿,随便找了一家“渔梁古渡人家”住下。事实上,这个“随便”的选择很不错,因为从住的房间推开窗,就可俯看整个渔梁坝了,第一天晚枕着哗啦啦的水流声入梦,次日早上醒来,感觉非常之好,便又多在那里赖了一晚,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住下之后,把那有些拉风的登山背包缷下,开始在整个古镇中慢慢地悠游起来。
    古镇不大,从巴慰祖故居博物馆到巴道复运输过塘行,从过去的药铺到盐栈,从盐埠巷到狮子桥,来回两个来小时就把所有的景点走了一遍。
    有幸看到一次民俗表演演习:跳钟馗。据当地人说这个民俗表演曾得过奖,不过,由于他们表演时讲的是方言,我并没有听懂,看了十多分钟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在巴慰祖故居博物馆,见到其第十三代重孙正在作画,边看边和他聊了半个多小时,隐隐感觉到其得新安画派的一些真传。但见那挂在堂中的几幅黄山风景图中,用墨简淡,疏密相间,远处的峻岭奇松、悬崖峭壁与近处缓缓流动的溪流形成静与动,苍茫与清晰的强烈反差。不知是否由于在那较昏暗阴凉的室内呆得太久,总觉得画中透出一股萧瑟与清冷,与我五月六日在婺源博物馆中见到的一幅弘仁(渐江)黄山图真迹有几分神似!
    古镇的居民也很纯朴,在游玩的时候,两小女孩见我拍照片,觉得新奇,便央着我给她们拍,待她俩摆出Pose,倒让我大吃一惊!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5页、共13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