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 ||||||||||
|
||||||||||
|
好一幅安静闲适的乡村风光! 见到这种景象,即刻决定一定要在这里至少住一晚,好好地体味一下这种宁静闲适的古镇生活! 【渔梁古镇老街】 看过渔梁坝之后,随着导游再次走到渔梁老街上。 渔梁老街中间高,两边低,据导游说高差有七米,酷似一条鲫鱼背,渔梁也应此而得名。 以前的徽商,货物都是从这里扬帆起船的,渔梁坝这项水利工程,也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码头,成为新安首埠,据说最繁华的时候,上下游都各停有三四百艘船只等待卸货和装货。现如今,坐游船从江面上看,依然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十多个码头遍布于江边上。大米、盐、生活日常用品源源不断地从杭州方向运来;茶业、徽墨、歙砚则被远游的徽商带到了外面,走向全中国。码头的货物集散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商人、 脚夫和往来客人云集渔梁,从而形成了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当年这里商铺酒肆林立,依河岸蜿蜒达两华里。 目前老街保存得比较完整,一般建筑为上下两层,家家户户门对门地高高立起,有六七米高,最有特色的是亦店亦宅的住屋,有前店后宅式,下店上宅式,前店中坊后宅式等。老街宽一般为两至三米,房屋随地形而曲折,相对来说空间有些逼仄。不少是明清时期的遗留建筑,两边飞檐翘角,走进那些深宅大院,不难想象这条老街上曾经有过的繁华。脚下为鹅卵石铺就,放眼望去,似江南古镇风格。整条老街让人觉得悠闲适意,目前商业气味已经很淡,生活气息浓重,不时地可以看到一些老人聚在一起诉说往日的岁月。那些徽韵犹存的老字号店铺、茶肆酒楼、盐栈,都随着水路作用的减弱而与渔梁坝体、码头褪化成了一种让人摩挲的风景! 顺着渔梁老街漫步,不时地可以看到地上由鹅卵石有意铺就的一些象征性图案,导游说这些图案表达了古时候外出的徽商和为官的一种心理,具有一定的寓意:你看这个似铜钱的,代表商人想要发财;用石头堆成花瓶的形状,叫一路平安;拼成一艘船,船上面扬起帆,则表示一帆风顺;路中鹿高官厚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太白问津处】 没着老街从“鱼尾”处一路行来,细细观赏一处处遗留下来的明清古迹,慢慢地走到了“鱼头”处。远远地望见一亭矗立在江边,一青石长条碑立于边上。走近了细看,上书:太白问津处,亭自然就是“问津亭”了。 望着眼前的“问津亭”和对面的城阳山,想着李白寻访李宣平的故事,视线不禁慢慢模糊…… 许宣平是与李白同时代的一位隐士,居于歙县城南之城阳山,那里终年云雾缭绕,密林深广,是个闲逸的所在。许宣平就在那里饮酒吟诗,还常挑点柴禾进城去卖,担上挂着葫芦和拄杖。卖了柴后,便豪饮一醉。回山时,常独自吟唱:“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好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 有羡慕他这种悠然生活方式者想到山中拜访,却大多不见其人,只见山中石壁上题诗一首:“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4页、共13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