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南 | ||||||||||
|
||||||||||
|
才下车,就见车站开始发早班车,工作人员排仪仗队一样在车场里站好,伴着音乐举手敬礼送出每一辆车。这样的发车仪式可是多年没见过了。比起昨晚在昆明车站的遭遇,丽江给我们留下了第一个好印象。 出车站,就是一条大街和广场,相对本地而言的确是“大”和“广”。对面一栋楼上“黑白水电业局”几个大字招牌在晨光中清晰可见,让我莫名其妙的感到一丝亲切。时间还是太早了,街上看不到有行人,看来丽江人没有早起的习惯。没人就没人吧,可是没人就没有卖早餐的,更要命的是,没有卖地图的,而我是要每到一地都要先买份地图才能给自己导游。现在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名扬天下的大研古城,可是它在什么地方呢?没办法,只好凭自己那引以为傲的直觉了。 “往左走”,我对balas说了一句,便背起了背包。往左走一直是个上坡,爬啊爬啊到了顶又是下坡,忽然又想起了被我们广为流传的一个同事在骑车下坡摔到沟里以前的迂腐名言“凡是路,有下坡必有上坡”,不由得咧嘴一笑。 “笑什么?”,balas在问。我告诉她原因,她也笑了。这样一来,枯躁的行走也变得有了点生气,看看路上,渐渐的有了车,也有了人。 前面是一个三岔路口,正犯愁往哪边走,一回头却发现右边不远处有一个图腾似的大照壁,旁边一堵蓝底砖墙上“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赫然醒目,乖乖,还是江核心的墨宝呢。我不懂书法,所以省去对核心的字进行评价。大抵这类名人(或准名人)每到一处都是要写写划划的,就如同我们这些非名人总要不听招呼的来几条“到此一游”是一个心态吧。 一条水渠(后来知道是山溪,但当时的概念就只有水渠)从照壁旁蜿蜒而过,两架仿古大水车慢悠悠的转着(或是没转?我记不清了)。哦呵,我们已经到了古城的入口了,在核心题字的照壁下—这个没得选择,那块地方已经让他给占了—留个影后,进城。 大研古城因大研镇而得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古城的纳西名字叫“巩本知”,“巩本”是仓库,“知”是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经济中心。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描述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庐跰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明朝时古城已有名。古城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称大研镇。 被踩得发亮的石板路上,零零星星已经有了一些比我们更早到的游人,但古城里的住家和店铺,却鲜有开门了的,也听不到牧羊人(这是我对导游的敬称)刺耳的喇叭声。这样更好,我们可以在一个悠闲谧净的环境里悠闲的漫步,慢慢的品味古城的风韵。不过好像还没走几步,就到了名气不小的四方街。 所谓四方街,其实不过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