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南
  相关文章
  • 贵州五一七天游之黄果树
  • 贵州十日无聊游(四)让我失望的三星级大酒店
  • 贵州十日无聊游(三)让我失望的贵州酸汤鱼
  • 贵州十日无聊游(二)贵阳的麻辣烫
  • (原创)贵州十日无聊游(一)
  • 黔东南桂夯不锒铛
  • 贵阳香纸沟游记
  • 黔东南桂西北散记
  • 贵州黔东南, 广西三江6天
  • 贵州十日无聊游(五)贵州的点点滴滴
  • 格突河  
    e=3>我脚下轻快,向着洞口明净的天光奔去。我脑子里闪过很多东西,然而它们跳动得太快,让我近乎处在一种无理性的状态。但我知道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就像我在来贵州之前无数次想象中的那样,我心中满是温暖。它好比环绕我的光线一般,粘稠如乳。

    我想象中的贵州之行不仅穿梭于青山绿水之间,更应该由不一样的人和事串连起来。在到贵州之前我曾仔细收集少数民族节庆的资料,特地赶在六月六这天来到贵阳花溪,因为这里每年都有传统民族歌会。然而我并没有料到一年一度的六月六在贵阳的近郊已变得如同商业演出一般。公园一处开阔的广场上彩旗飘飘,舞台、布景、音响,以及观众席上那一排排身着崭新民族服装,胸前挂着小牌牌的人们,包括场边的公园保安,一切井然。最惹眼的要数那些穿着华丽的民族演员,不时有人要与之合照,问了才知道原来都是城里歌舞团的。

    网上对于六月六宣传得甚好,说在这一天布依族的青年纷纷聚集与此,以歌传情。然而现代秩序的介入,却让歌中感情顿失。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还是游人,都在为文化的延续努力着。谁知当脚手架插入沉积深厚的土壤,试图框定那些日趋游离的民族文化的时候,我却听到了沃土下根系断裂的声音。

    原生态旅游日渐风行的今日,在电视和书籍上作为贵州面目出现的那种万人穿金戴银的大场面,影射着众人心中那个既淳朴又明艳的大溪地。在距离的烘托下,灯火阑珊处的另一俗世成了无数俗人脱俗的道场。沉醉于旅行中个人观感的行者来去如风,笙鼓齐鸣的荣光惊鸿一瞥,鲜有人在意这楚楚动人的文化布景是如何铺就的。无从推断一场声色味具全的节庆除了季节的流转和人心的寄托之外还需要多少的契机:游客对于欠发达地区一些经济的援助,政府的一纸文案,商业的炒作,等等。

    七月末的某一天,在一个光线不算充足的山洞里,金花和桃花二人面对面转着舞着,她们的头发在一片清越的器乐声中伴着节奏活泼地跳动着。两人都不是本村的,身材苗条的桃花头发似乎染过;金花则是苗族,穿着无袖的T恤和牛仔裤,笑得灵气逼人。杨平波很喜欢她,说她在自己供自己读书,而给外界的学者翻译苗文也成为了她一项特别的收入。七月末的这些天里,十七岁还在念初二的她,和大学生们一起成了暑期的扫盲班和补习班里的业余老师,而那芦笙如水洗过一般的音调也开始在山洞深处流动起来。中洞小学里的这群年轻人对于民族文化因为理解而继承,在普通的生活中,他们自然的情绪流露也带着节日的律动。

    我庆幸自己坚持去了中洞。它无疑是我贵州之行最闪亮的一点,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贵州的精髓不在山水,而在山水深处那因为被隔绝而更求直露的情感。之后我出贵州到了广西红瑶山区,两位妇女跟在身后要我雇她带路,因为她们俩的存在,过路村民竟没有人愿意回答我的问路。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第5页、共10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