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
|
|
|
|
上海三六九 |
|
|
|
|
工业城市和金融中心——两市在全国的地位可谓不分伯仲、各有千秋,彼此不服气是在所难免的。其实,以同理来看福建的厦门与福州、山东的青岛与济南。辽宁的大连与沈阳等等,都是类似的感觉。尽管经济上北京对上海望尘莫及,但文化上北京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上海很出色的作家一旦到了北京就自动降了一级,而北京二流作家若去上海则自觉就是一个大腕儿。上海作家为此心理不能平衡,不断发出抱怨却无济于事。因为具有中心地位,北京作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主流,而上海只能屈居地方派系。由于北京的媒体具有辅射全国的威力,北京的作家自然也能有辅射全国的宣传;上海的一些媒体尽管在全国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终归没有北京媒体的群体力量大,在上海滩正走红的作家一旦离开华东土壤,可能就失去了应有的感召力。虽然上海人对于王朔的京味小说不喜欢读也读不懂,但一提起王朔还是大姆指一竖称之为大作家。时常有些上海作家责备上海媒体不注着自己本地作家的宣传却热衷于报道北京的大腕儿们,然而即使是上海读者和观众,他们更关心的也首先是最具有知名度的人物。南北两地的作家圈子更是矛盾复杂。我在北京时一位身居要职的着名作家,在和我谈起上海文坛逸事时,当我提起一位在上海数一数二的名作家的名字时,他立刻用一种不屑一顾地口吻说:他写的那些东西也叫文学,整个是一堆上海嗲文化的垃圾!
对于地方风情,人们已习惯于以「胡同文化」来称谓北京,为了与之对照,人们又称上海的地方民俗文化为「弄堂文化」,两者在许多方面形成了有趣的对照。上海传统市民生活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弄堂。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上海大多数市民居住的都是弄堂房子,每条弄堂里的住户都来自不同地方,社会阶层也不同,可谓三教九流、五方杂处。弄堂房子又叫石库门房子,其结构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房屋,但是比四合院占地少、造价低,这固然与其起源于居民和江浙的地主为躲避小刀会和太平军而躲进租界,从而造成租界地皮紧张有直接关系,但同时也反映上海人讲求经济、实用的特点。一九二○年代后,上海有所谓新式弄堂出现,对传统弄堂房屋进行了一番改革,将石库门的高墙改为矮墙,天井改为小花园,增加卫生设备,但一幢幢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第4页、共10页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