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能让分散在各地的下属企业获得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中国第四大航空运输企业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航集团”)找到的答案是,联姻地方政府,争取后者注资并为旗下企业贴上地方标签。
5月2日,海航集团和代表北京市政府的首旅集团共同对原金鹿航空有限公司(简称“金鹿航空”)增资更名而成的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简称“首都航空”),在京城太庙挂牌启航。这是继旗下企业祥鹏航空和大新华快运分别引资云南省和天津市后,海航集团一年时间内第三次联手地方政府合资航空公司。
首都航空不仅承载了海航集团拓展北京市场,以及北京市政府打造城市名片的愿望,还被双方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其中包括应急救援、调整客源、传播文化等。对于这家身份独特的航空公司而言,新的使命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金鹿航空变身
5月2日晚,首都航空在气势恢宏的北京太庙盛装亮相。与其前身金鹿公务机有限公司1995年2月于民航业困顿时期诞生时的低调场景相比,这次华丽的启航似乎是一次新生,因为它成功地变身成为首都的航空名片,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交易机会和资源空间。
这已是金鹿公务机有限公司第二次变身。2006年10月,该公司更名为金鹿航空有限公司,从通用航空企业转制为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主营业务也从公务包机拓展到旅游包机。此次,首旅集团代表北京市政府出资4.5亿元入股金鹿航空(持股30%),并将其更名为首都航空,海航集团的持股比例则从100%降至70%。
成立于1998年2月的首旅集团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委,是全国第一家省级国有独资综合性旅游企业。这家地方龙头国企长期从事旅游业务,与国内多家航空公司进行了紧密合作,但并没有产生自己组建航空公司的想法。此次参股首都航空,一方面是延伸公司产业链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执行北京市政府的战略决策。
知情人士称,北京市政府一直有创办本土品牌航空公司的打算,希望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并弘扬传统文化。获知这一信息后,海航集团2009年向北京市政府提交了一份以金鹿航空为基础组建首都航空的报告,很快获得北京市高层的认可。在今年2月7日海航集团与北京市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首旅集团被确定为北京市政府的代表,与海航集团共同推进首都航空的筹建工作。
在2009年与云南省政府和天津市政府的联姻中,云南省国资委代表云南省政府向祥鹏航空注资2.9亿元,持股34%;天津市天保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天津市政府向大新华快运注资2亿元,并将其更名为天津航空。
这些注资背后,都是地方政府发展本土航空公司的强烈心愿。
一位国有航空公司的高层分析,最近几年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地对组建“自己的航空公司”兴趣浓厚,一方面是因为航空公司能提升自身形象和业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国内组建的地方航空公司,如山东航空、武汉航空、云南航空、山西航空、长安航空、上海航空等,纷纷被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和海航集团收编,服从于四大航空集团的整体战略,让地方政府感到自己的航空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进而产生在航空公司中持股以增加话语权的想法。
以灵活务实著称的海航集团,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了地方政府的航空情结。联手地方政府对旗下航空公司增资扩股,并将增资后的航空公司贴上地方标签,成为海航集团联姻地方政府的一贯手法。这种做法在帮助地方政府拥有一张航空名片的同时,也让海航集团获得地方政府在政策、税收、土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合作伙伴的资源支撑。
首旅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刘毅表示,首旅集团旗下的旅行社、景区、汽车租赁等业务,将有力地支持首都航空的旅游包机和公务包机业务,形成“旅游大交通”的概念,为旅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首都航空角色
借助首都航空这一支点,海航集团在北京航空市场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为其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航”)、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航”)三大[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