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酒店预定 特价机票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游新闻 >> 出境旅游资讯 >> 正文 | ||||||||||||||
|
||||||||||||||
|
||||||||||||||
时间:2013-8-16 21:32:13 来源:《旅游法》| 尽管《旅游法》尚未实施,但旅游业已经暗流涌动。按照惯例,8月初本是旅行社大规模上线“十一”产品的最佳时刻,但记者昨日调查发现,直到目前多数旅行社仍未有动作。在业界看来,由于《旅游法》明确禁止强制购物环节,这让旅游产品价格大涨成为必然。但目前哪家企业也不敢轻易做“出头鸟”。某大型旅行社负责人坦言,“只能观望同行的动作再做打算”。 记者发现,截至目前,不少旅行社仍未出台“十一”游产品。众信、捷达等出境游为主的旅行社官网首页,仍以“错峰游”、“亲子游”等主题产品为主。众信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旅游法》即将实施让“十一”游产品难产。某大型民营旅行社负责人也向记者介绍,由于《旅游法》10月1日起实施,正好赶上“十一”旅游高峰。“很多同行都在观望,这些天我们企业频繁开会,讨论《旅游法》实施后的应对策略,哪家都不敢动作太大,一旦成为‘出头鸟’可能受到的损失最大”。上述负责人表示。 即便是推出了“十一”游产品的凯撒、中国国旅等,也没有像往年那样将产品放在官网首页上。 在目前的情况下,《旅游法》缺乏实施细则,旅行社对新法的执行力度、违规成本等方面都不确定,这也让旅行社普遍感觉心里没底。一位从事旅游业多年的经营者更是坦言,《旅游法》实施伊始,正好是出游高峰,肯定会有一批游客根据《旅游法》对旅行社进行投诉甚至是起诉。如果正好赶上这一波,企业的违规成本就会变得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旅行社都在相互观察,进而根据同行的动作决定是继续之前的路子还是重新设计产品和价格。在这样的互相观望中,“十一”游产品的推出时间变得越发不确定。 中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认为,“十一”期间,国内旅游市场供不应求已成常态,每次黄金周过后都是一波投诉高峰期。10月起,《旅游法》实施后,旅行社将陷入两难局面,如果严格执行《旅游法》,产品势必大幅提价损失客流;如果不提价继续强制购物,则可能成为负面典型。 采访发现,目前多数旅行社更倾向让旅游产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对于国内游,业内人士预测更会“死一批店”。一位旅行社经营者认为,相比于不在我国管辖范围的境外购物门店,《旅游法》实施之后,对国内购物店的打击会更大。 刘思敏还告诉记者,今年各大旅行社在推出“十一”相关产品时,虽然价格上涨不可避免,但产品数量也可能会减少,这才能抵消产品采购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刘思敏同时建议,旅行社应尊重法律和市场规律,宁可暂时牺牲一部分低端市场,也要以《旅游法》实施为机会,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目前,不少旅行社在延迟推出“十一”游产品的同时,也在为适应《旅游法》实施后的新市场环境做出调整。国旅总社就增加了自由行产品比例;佰程网也通过自有平台、淘宝网等在线平台销售签证等专项产品,由此来应对《旅游法》实施初期可能带来的“价增量减”局面。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