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西
  相关文章
  • 阿里(转山)略记(四)
  • 阿里(转山)略记(三)
  • 阿里(转山)略记(二)
  • 阿里(转山)略记(一)
  • 三地驴之比较(纯属个人观点)
  • 十三女子闯珠峰
  • (转载)川 藏 公 路 十 七 日--5
  • 教你在西藏逃票
  • 梦萦花海—青海行(1)
  • 美丽的青海湖
  • 花花兔走西北(九)5月1日 晴 青海塔尔寺  
    的等身佛像,供奉在新修的大昭寺里,当时已是天寒地冷,没有鲜花,人们就用酥油塑成了一束花供奉佛前,从此相沿成俗,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艺术门类。此后一直延续了下来,并传于民间,形成藏传佛教及藏族民间节目,名称为“觉阿却巴(意即“正月十五供奉”)”,俗称灯节。
       油塑艺术和十五花灯节传到塔尔寺已有几百年历史。起初,酥油花的内容单调。后来,相继建立了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一个叫“杰宗曾扎”一个叫“贡茫曾扎”,俗称上、下酥油花院,专门培养油塑艺僧。两个花院相互竞争,每年夏历十月十五开始筹划,翌年正月十五之前才告竣。此间,艺僧们遵守规矩,既不偷,也不泄密,直到展出时才得见“庐山真面目”。
      酥油花的塑造工艺极为复杂而独特。多在冬季三个月间制造。为了使酥油更加光滑细腻,取掉其中杂质,塑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先将酥油浸泡于冰凉的水中长时间揉搓成膏状备用。在塑造之前,油塑艺僧先要沐浴,进行宗教仪式。仪式毕,掌尺(带班高级艺僧)和其他艺僧一起选议酥油花的题材,然后设计腹稿,精心构思、策划、布局之后,便分配给擅长人物、动物、花卉、建筑的师傅带领各自的徒弟,在气温零度以下的阴凉房间开始分头工作。
      酥油花的制作分为四道工序。首先是“扎骨架”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其次是“做胚胎”。塑造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掺和上草木灰反复捶打,制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塑造油泥。然后裹在骨架上完成粗糙但准确的一个个大造型,其塑法近似面塑或泥塑。再次是“敷塑”。塑造的第二道原料是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细的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有的还要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要是用塑造红花绿叶,或是玲珑剔透的玉石宝玩,则直接用彩色油料一次塑成。为了防止塑制中因手温而使酥油胚料融化变形,艺僧们在室温控制在零度的作坊里,每人身边还放置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不时浸浸冰水,抓抓冰块,从而用几乎冻的麻木的手去塑制。所以据说大多数的艺僧都会患上风湿性的关节炎。最后一道工序是“装盘”。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图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高高低低,件件悬空,使观赏者处于一个最佳的仰视角度,布局成单一的花卉图案或整幅的故事画面,俗称“酥油花架”。这样,一件艺术品就创作完成了。
      一座大的花架上,往往要塑造几十个、甚至一二百个人物组成的故事画面,大至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三五厘米的花鸟虫鱼,无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塔尔寺专门建有酥油花馆,供游人观赏。青藏高原上,五月的天气虽然还不是很热,但是早已超过能让酥油花融化的六度。所以我们看到的酥油花是陈列在玻璃柜中的,两边开着空调不停地吹着。正中间正反各陈列着一幅大型的作品,分别是去年的亚军和今年的冠军作品。
    大拉让宫(看塔尔寺全景)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8页、共11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