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行游记 >>华西 |
|
|
|
|
花花兔走西北(九)5月1日 晴 青海塔尔寺 |
|
|
|
|
师的头发等。弥勒佛像泥塑镀金,高近5米,双手双叉,有长生持久之意,具浓厚的犍陀罗艺术遗风。弥勒佛盘膝而坐,体态庄重自然,表情慈祥而庄重,充满神韵。背光光圈宏大,镀金箔,光焰远射,表现了佛法宏扬,并寓意五谷丰登、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以及光明灿烂的太平盛景。佛像左首为塔尔寺创建者仁钦宗哲的灵骨塔,右侧为塔尔寺第一任法台根本上师沃赛嘉措的灵骨塔。右侧柱上端挂有三世达赖赠给塔尔寺的文殊菩萨像、胄等物;柱下供有一尊双手合十、食指微翘的金刚佛像,手背上铸有“明嘉靖二十三年吉月”字样,据说是得于建殿之初整地基时的文物。殿门两侧的两块藏文石碑清晰地记载了九世班禅在1935-1936年驻锡塔尔寺的活动及清宣统元年班禅大师、章嘉国师、巴周活佛捐银修葺佛堂之史事等内容,为研究近代塔尔寺的重要资料。关于殿中的弥勒佛像还有一个小故事:相传当年塑造佛像的时候,请来了尼泊尔的工匠师徒二人,上半身分给徒弟塑下半身分给师傅塑。那师傅觉得上半身比较重要却分给徒弟去塑,于是心存不满,故意放小了尺寸,以边在合拢时刁难徒弟。但没料到,在佛像建成开光时,上下身竟然自然合为一体。师徒二人深感佛力无边,于是虔心膜拜,后世代居住于此。释迦佛殿—重檐回廊位于大金瓦殿右侧,与弥勒殿相对称,因该殿主供释迦牟尼而得名,系塔尔寺早期建筑之一。藏历木龙年(明万历二卅1604年),由根本大师沃赛嘉措初建。平面呈矩形,殿堂面阔5间、进深5间,为二层重檐歇山顶汉宫殿式建筑,高13米,面积150平方米。青砖蓝瓦,重檐回廊与弥勒殿有同工异曲之美。殿内正中供奉着高4米的释迦牟尼佛祖的泥塑镀金坐像,佛冠上镶有珠宝。旁供泥塑镀金的弥勒佛7岁等身像,与上“贤康”弥勒殿相对,有下“贤康”之称。并供有宗喀巴成佛前讲经像,带尖顶僧帽。文殊院—光明圣地文殊院与弥勒殿一墙之阔,又称三世佛殿,大殿面阔九间,故俗称九间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修建。汉式硬山顶式建筑,高台基。殿内供奉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宗喀巴等塑像。殿前为一广阔的院落,左(南)设有达赖三世灵骨塔亭和转经轮亭。右(北)为廊房式指挥廊。这里即是日常全寺讲经场所,也是节日跳神(藏语跳欠)之地。文殊殿,明万历二十年(1592),塔尔寺的五族昂货及农牧民群众为施主,在今九间殿的基础上,建成一座三世佛殿即过去佛(迦叶佛)、现在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佛)。明天启六年(1626)又扩建一次。清雍正十二年(1734),第二十四任法台参卓根顿敦珠遵七世达赖之命,维修了以前的三世佛殿,并改为现在的文殊殿(九间殿)。面积595平方米,殿脊置有大小三个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6页、共11页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