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南 | ||||||||||
|
||||||||||
|
离开凯里,我第一站到郎德上寨。如果说之前在格凸河看到的大河苗寨是世外桃园,郎德寨完全就是旅游景点,但它的建筑之美还是大有可观。苗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木构的吊脚楼装饰细腻,楼板木栏雕刻精美,丰富的窗格样式使雷同的木楼焕发出不同的韵致。楼旁栽种绿树红柿,楼头悬挂玉米辣椒,色彩鲜明,生趣盎然。我走在寨中,品味着苗家的建筑之美。巷角和空地也用卵石铺成花样,岁月的打磨让五彩的石头闪烁着温和的光芒,只有热爱生活的民族才会如此装点生活。我走到高处闲坐着俯瞰村寨,老黄狗瞅了我一眼继续卧着打盹,母鸡带着小鸡们悠然散着步。忽然间,安宁被枪声打断,应该是又有游客光临,我跟着盛装的村人向芦笙广场聚集,去观看民族歌舞表演。不同村寨的苗族服饰或多或少有些差别,郎德上寨属于长裙苗,飘逸的如同锦鸡尾巴的裙摆随着舞步轻旋,高高的象征牛角的银质头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酒歌嘹亮,芦笙飘扬,笑容应该不是装扮的,生活改善的希望让村寨中的老老少少都真诚地欢迎八方来客,游人也从中找到久违的淳朴与和谐,欢乐荡漾在广场上,我也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我在郎德碰巧遇到两个同是上海来的背包姑娘,简单的攀谈让我修改路线,和她们搭伴一同去西江千户苗寨。更加巧合,在雷山到西江的中巴上15个旅客,7个来自上海,6个来自厦门,同是背包客,只有两个当地的年轻夫妇是回西江娘家的。共同的爱好让我们成为朋友,相互交流旅行的心得和经历,其乐融融地渡过崎岖漫长的旅途,还让我们找到晚上住宿的地方——小夫妇的娘家。 不知道转过多少山多少弯,西江千户苗寨终于来到面前,夕阳照亮整座山的苗寨,准确地说是连绵几座山的村寨,鳞次栉比,严正庄严,其间律动着节奏和秩序,普通的生活在岁月的反复和强调中,勃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全车的游客都为眼前的景象欢呼。 从远处看“勾心斗角”的吊脚楼,走近观察却是错落有致,每家每户都各自独立,屋前屋后还有小院平台,墙角墙边种些鲜花果树。千家万户被迷宫般的石头小道连在一起,自然而有序。我和其他八个同车旅友跟着小夫妻一起回娘家,意外收获是得知他们竟然是苗王的后人。她的父亲姓唐,在每十三年一次的传统节日——牯藏节中,都要带头杀牲、喝酒、吹芦笙。苗王早已经是历史,平常日子里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们刚到唐老师家门口,就闻到一股糯米饭的香味,原来是唐家弟弟正在打糯米粑粑。普通的吊脚楼一般三层,底层养牲畜,中层日常起居,三层是阁楼,可以住人,也可以作谷仓。正中是堂屋,朝南的一面开一排大窗,栏杆是美人靠样式,依窗凭栏,远眺风景,近观邻家,通风采光都很好。其他房间则开窗较小,私密性很强。坐在木制的吊脚楼内,觉着和自然非常贴近,阳光一点一点落下去,一只燕子飞回来栖在正屋房梁的巢中。唐老师夫妻也干完农活回家来了。苗家人是好客的,唐老师顾不上和我们寒暄,放下农具就去洗手做饭。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第15页、共22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