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北
  相关文章
  • 草原之旅二
  • 内蒙札记–幽默的勃尔金特大叔/太阳近了?
  • 内蒙札记–虎必烈猜想
  • 成陵游记
  • 内蒙札记:口号、标语、广告
  • 难忘的木兰围场——塞罕坝之旅
  • 秋游草原之别样风情
  • 2004年5月落魄的上海-北京-內蒙古之行
  • 西游记——额济纳
  • 坝上之旅受骗篇
  • 蓝色的草原-呼伦贝尔南部游记  
    瞰着草原
    我的心爱 在河湾
    额尔古纳河穿过大草原
    草原母亲我爱你 深深地河水深深地祝愿
    呼伦贝尔大草原 白云朵朵飘在我心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心爱 我的思恋
    … ….
    也许呼伦贝尔草原的美,用什么词语描述都显得那样无力,只有用歌声和音符才能折射出已融入你身体中每一分的震撼。

    两个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新巴尔虎左旗。“巴尔虎”一词,是一个以游牧地区名称而得名的部族名称。巴尔虎蒙古部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他们最早在贝加尔湖东北部的巴尔虎真河(今俄罗斯境巴尔古津河)一带从事游牧和渔猎生产。按蒙古人以山河湖泉及游牧驻地名称命族名的习惯,他们使被称为“巴尔虎”了。后来,巴尔虎蒙古人随着不断迁徒,分散到贝加尔湖的东部和南部。清康熙年间,有一部分巴尔虎蒙古人被编入八旗,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广大地区,还有一部分成为喀尔喀蒙古(今蒙古)诸部的属部。1732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呼伦贝尔地区的防守,将包括索伦(今鄂温克)、这斡尔、鄂伦春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属3796人迁驻呼伦贝尔牧区,以防俄入侵扰。其中275名巴尔虎蒙古人便驻牧在今陈巴尔虎旗境内。1734年,清政府又将在喀尔蒙古车臣汗部志愿加入八旗的2400多名巴尔虎蒙巴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两岸即今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为区别这两部分巴尔虎蒙古人,便称1732年从布特哈地区迁来的为“陈巴尔虎”,即“先来的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1743年从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迁来的则相对被称为“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新巴尔虎蒙古人便居住在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
    我们停车在旗政府门前休息并等待哥哥的好朋友巴图毕力格哥哥的到来。东旗中心的阿木古郎镇面积很小,但却是相当的整齐干净,建筑可以看出是近两年新建的。旗政府位于方圆正中,是一栋5层的灰蓝色楼房。因为是中午下班时间,楼内似乎并没有人,我走进楼内想找个卫生间,抬头一看门牌,居然都是蒙文的。好在建筑物结构大同小异,很容易就找到:) 。从旗政府大楼出来,正对面的是“甘珠尔广场”,一座展翅高飞的千里马雕塑直冲云霄,神马之下是蒙古族人石雕,跳舞、弯弓、拉马头琴、献哈达…… 神色各异、惟妙惟肖。
    甘珠尔一词来源于藏传佛教重要典籍《甘珠尔经》,是藏文大藏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乾隆六年(1741年)前后,新巴尔虎左右翼获得一部《甘珠尔经》珍藏在这里,地名也随之改称“甘吉尔花”。“甘吉尔花”是藏语,汉意是供奉“嘛呢真言”之处。乾隆三十六年皇帝颁“准予”旨的批文,由清室拨银建庙,乾隆亲笔撰写“寿宁寺”匾额。由于寿宁寺曾收藏过藏、蒙文《甘珠尔经》,故而又得名为甘珠尔庙。从1948年开始,在甘珠尔庙举办了11次全盟那达慕大会。“文化大革命”中,甘珠尔庙变成一片废墟。 2001年初,新巴尔虎左旗政府顺应广大牧民和信教群众、宗教界人士的呼声,决定重建甘珠尔庙,让这座曾经享誉中外的民族宗教圣殿重新矗立在美丽富饶的巴尔虎草原上。2001年8月30日,在甘珠尔庙原址上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到2003年7月,基本完成了甘珠尔庙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4页、共12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