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相关文章
  • 婺源/三青山5日游
  • 婺源理坑
  • 骛源,四姑娘落水记
  • 闽赣行之龙虎山上清古镇
  • 流坑·感觉·古惑(四)
  • 三清山四、南清园环游篇
  • 冬季到井冈山看雪——井冈山攻略
  • 三清山
  • 温泉、繁星、私语—情人节的天沐
  • 庐山游记 希望能为广大驴友还来些许帮助
  • 婺源行游记完整版  
    居然练成了温润浑厚的世界第一男中音,不过其中当然天分和勤奋都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真的是人间福祗,钟灵毓秀啊!大凡俊杰辈出之地,多为山水秀美的丰饶之乡,并且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



    婺源行之八

    又经过一条小道,俞氏祠堂还不见踪影,我们便停下来问路,当地居民的回答很有意思,“往上走,笔直。”我没觉着有上坡的路,明明是向前走嘛,不过对他们而言,可能是逆水向上的方向吧。曾经有一部影片叫《传教》,描写的是欧洲殖民扩张时期,虔诚的基督教徒们用传教的方式来感化美洲大陆上原始的印第安人,在土著的领地建造教堂,宣扬教义,传播福音。好象所有的宗教标志性建筑物都会选择在一个地势较高的重要地点。俞氏祠堂虽然不是佛堂和神庙,但却是当时俞姓宗族,聚会讨论重大决定,祭拜祖先,或训教授礼的神圣庄严之地,因此这一点也不例外。

    俞氏祠堂,果然气派非凡。宽阔的大门,精美的飞檐,结实的粱柱,传神的雕刻……,一切都让人可以想象,当时门庭的显赫和家族的荣耀。大门两侧镶嵌两面巨大的木鼓,是用天然的原木树墩制成的。听祠堂内的俞小姐(她也是俞氏后人)说,这两面木鼓称为“遮羞鼓”,古时宗族聚会,以辈分长为尊,于是就有,许多年老的长者向辈分高的小孩磕头行礼,为了避免下跪不便,就设计了“遮羞鼓”,可以让他们躲在鼓的后面,行注目礼,这样也避免了尴尬的处境。

    对了,若哪位俞姓驴友前往的话,可以凭*免门票一张,算是俞氏宗族对后代子孙的关爱吧。闻古人曰:“官宦人家门槛高”,现在亲眼所见,确实如此。那高高的门槛居然高到快要齐腰了,从木板的纹路和颜色来看,显然是保存善好的古木。不过听介绍说,更有甚者,门槛高至前胸,用爬的才能进去呢,想想不禁贻笑天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观念还是非常森严的。

    历史上俞氏家族的子孙世代为官,受俸朝廷,官而廉洁,我想一方面是家训熏陶,从小习文读书的缘故,另一方面就是归功于这山青水秀的婺源福地了。其实望着这涌流不息的河水,会因自然的和谐而产生内心的平静,为官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这乐而乐。看到这开阔的山水景图,走出家门,便是满山遍野的浓翠欲滴,生机盎然,无论是吟诗还是作画,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怎能不为这方水土而发愤努力,怎能不为百姓的安居乐业而鞠躬尽瘁呢?



    婺源行之九

    离开婺源的前一天晚上,我和詹老伯----我们婺源之行的房主,聊了很久,直到深夜,许是因为我们要离开了,心里装满了淡淡的忧伤。虽然那几天我们总是早出晚归,平时也只是和詹老伯一家打声招呼问个好,但是,就是这样平淡普通的问候,却浸透了他们一家,对待我们如同儿女般的关照和友善,使我对这块美丽神奇的,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和依恋。久久地,我无法入睡,万千思绪编织成离别的网,仿佛要将美好的回忆一同带走。

    我还记得,那满眼望去连绵不绝的青山,到处是错落有致的梯田。那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抗争的明证,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不断延续的记录。在低矮葱郁的茶树林里,依稀可见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第7页、共9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