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相关文章
  • 梦里水乡——西塘行
  • 西塘一游,美好回忆@@@
  • 五一自驾游 - 宁海双峰森林公园
  • 普陀山旅游完全手册  
    谔和尚来到山西五台山,看见一尊观音的圣像,清净庄严,心羡不已。很想向该寺当家住持商讨请回日本供养,恐怕人家不允许,便打算偷偷地带走,这种做法会不会犯了佛戒中“不与而取的盗戒”呢?他顾不了那么多,就偷偷地把这尊圣像拿走了。
      既然获得这尊无上至宝的圣像,当然不敢在五台山逗留下去,他马上买舟东渡,准备回归本国去了。当船开到现在浙江定海县的舟山群岛时候,忽然海洋中现出无数的铁莲花,挡住船的航线,不能前进,如此进进退退三天三夜,船始终无法开出,只有在普陀山四周打转。慧谔和尚此时忐忑不定,他扪心自问,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不可告人的坏事,为什么今天在海洋受阻,进退不能呢?当他跪到菩萨像前跪拜忏悔时,忽然想起这尊菩萨是偷偷取走的。他恍然大悟,意识到观音不肯以这样的方式“偷渡”日本,慧谔和尚于是将船停到潮音洞边,上了岸。
      那时的普陀山还是一片荒岛,野无人烟。只有几个捉鱼为业的渔翁,在山上搭几间茅草蓬子,住在海边山凹里。慧谔和尚靠舟上山,寻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远的山旁边,找到一间渔人茅舍,该舍主人就是打鱼为业的张渔翁,慧谔和尚说明来意,渔翁大为感动,也欢喜得了不得,认为这座荒山与菩萨有因缘。于是说:“既然你们贵国的人,无缘见佛,那末你就与菩萨一并住在我们山中,我把住的房子让出来,你可以筑庵供奉菩萨。”慧谔和尚因此不再回日本,就在山上筑庵住下,名字叫做“不肯去观音院”。此山的香火日渐兴旺,相继建了更多的佛殿和庙宇。
      虽然这是个传说,不过可信度挺高。不然的话,实在难以解释,为什么舟山群岛有许多岛屿,普陀山不是最大,也不是最高,何以成为观音的正式活动场所。观音执意留在这个荒岛,即使住在茅屋也不以为意。这个说法,也令普陀山一带僧众信徒十分欣喜。所以“慧谔开山”的传说,成为普陀山成因的正式说法,流传很广。
      普陀是印度话的简称,全称是普陀洛迦,中国人好以双字起名,经常简称为普陀,或者洛迦,久之就成为两个名称了。为了维护名称的完整,普陀山对面的一个海岛,就叫做珞迦山。
      
      3 山水都有佛理在
      
      普陀山中,名士政要地方官员题写的匾额、楹联、碑刻众多,不能一一尽数。大都是赞颂观音功德的,比如:“慈航普渡”等等。一进正山门,就有“南海圣境”题额,其中一副楹联是:“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郭沫若有楹联为:“大海有真能容之度,明月以不常满为心。”写出了普陀山的飘逸和挥洒,山水都懂得佛教义理,与别处相比,更有大气度。
      
      4 心若针尖与宇宙在手
      历史上到过普陀山的名士高僧,王公大臣非常多,普陀山的前后寺,至今还保存不少历代帝王的圣旨和御赐的宝物。这里只能讲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乾隆三下江南,都曾微服上山。不过,他似乎没有给普陀山留下好东西。一个御碑——有的高僧认为,刚好镇住了海潮上岸,并阻止潮水自然汇集。他企图用皇权压倒神权。一道御旨——普济寺的大门永远不许打开,只许走侧门,直到现在,这圣旨还很管用。由于他并不真心地对观音表示恭敬,所以在传说里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2页、共11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