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 ||||||||||
|
||||||||||
|
在县城的西岗公园碑记中,意外了解到呼兰的历史:呼兰地处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之滨,良田沃野、丰草长林,繁物华而得天宝,育人杰而显地灵。古为南北交通要道,凭江河之险,扼军事之重,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代为黑龙江最早开发五城之一,素有“满洲谷仓”、“江省邹鲁”之誉。民国号称“江省首县”,舟车辐辏、商贾云集,名列全省之冠。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与她的背景息息相关,女作家并非横空出世,孕育她的是一片肥沃的黑土地。 沿着呼兰河畔走了很久。呼兰河宽广平静,停靠着不少铁壳船,岸边有一条叫做“码头路”的小路,当年这里应是繁荣的码头,乘船可直通松花江,直抵哈尔滨。靠近桥头的河畔,立着一座崭新建筑,集吃饭娱乐洗浴于一体的时尚场所。它可能是呼兰最高档最有现代气息的建筑了。除此之外,我在呼兰河畔看到的,是低矮的平房,泥泞的道路,成堆的垃圾,甚至有一个养牛场,一架马车,不象大连星海广场那样做为旅游项目的马车,而是实实在在用于拉货。有几只羊,懒散地在屋檐下晒太阳。凭我的直觉,它们与当年萧红眼中的呼兰河畔仍有诸多相似。虽然呼兰已改县为区,却仍是东北乡村的田园风光。回想着萧红所写的,发生在这条河边那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思绪良多。 在呼兰,我整整流连了半天,有恋恋不舍的感觉。或许是因为曾在心头念她和她的土地太久,却只有太短的时间可以相会吧?在呼兰的每一秒钟,我脑中想的始终是萧红。吃着地道的猪肉炖粉条,我想,萧红一定也吃过这道菜。午餐后,我还在街上看了一场猴戏。我想:多年以前,萧红也和现在系红领巾的孩子们一样,在街头被猴戏逗得哈哈大笑吗? 萧红显然是故乡的骄傲,甚至是呼兰的代名词。也许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吧?现在,呼兰每年要举办一次萧红文化节。在故居的对面,一排简陋的房子,赫然挂出了萧红旅舍和萧红艺校的牌子,我不知道萧红九泉之下对此有何感想。听说呼兰人还在努力,希望有一天,长眠于广州的萧红能够回归故里,日夜听着呼兰河的呼吸。一个女人,孤独地呆在那么远的地方总是让故乡的父老牵挂。但萧红愿意回来吗?她曾说过:我离家出走,不就为了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争得一份自由吗?她还说:“那样的家庭我是不能回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12页、共13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