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相关文章
  • 我的山海经——白城
  • 驾车畅游长白山天池
  • 如果你要去长白山,不妨这样去走,这样去玩
  • 沈阳、吉林、哈尔滨冬季自助游纪实(三)
  • 沈阳、吉林、哈尔滨冬季自助游纪实(二)
  • 沈阳、吉林、哈尔滨冬季自助游纪实(一)
  • 长白山旅游
  • 去滑雪~~
  • 通化一瞥
  • 游松花湖
  • 厦门女子的北地10日行  
    > 现在,中央大街一如既往地繁华。马迭尔西餐厅的冰糕和酸奶,仍保持100年前的风味。我还在它对面的华梅西餐厅吃了俄式罐焖羊肉,是把羊肉和番茄放在一起焖烂,香中略带酸甜。

    在中央大街的特产店买了腌马哈鱼。事后证明在中央大街购买特产就象在厦门中山路购买特产一样,难免“挨宰”。一模一样的马哈鱼,我在中央大街买的是30元/斤,在秋林公司只需22元/斤。该如何选择,大家心中应有数了。

    呼兰河畔觅萧红

    D10、到了哈尔滨,必去呼兰,一座因为一位女人而成名的小城,距离哈尔滨市区28公里,现在也是哈尔滨的一个区了。

    那个女人叫萧红,上世纪三十年代女作家,深得鲁迅的看重栽培。她为呼兰河写了传记《呼兰河传》,呼兰这个东北小城的生活从此引人关注。然而,直到今年,萧红诞生95周年了,她却再也没能回到呼兰河畔,仍寂寞地长眠在炎热的广州公墓。

    客车驶上松花江大桥,驶过北岸新开发的城区,半小时后就到了呼兰。花1元钱打“老爷车”,经过两条破旧的街道,萧红故居到了。8元的门票。很少的游客。“哈尔滨一日游”的行程中,从来没有把萧红故居列入其中。这也好,是考验人心的方法之一。自已找到长途车站搭车前来的,或多或少都存着喜爱萧红的心。女作家生前寂寞,如今想必也不希望太喧哗。

    萧红故居是典型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村建筑。1911年,萧红在这里诞生,这里的空气曾荡漾着她最初的啼声。她在《呼兰河传》中详细回忆了在这里的快乐童年生活。

    但当年的故居其实大都已毁,现在看到的是在原址复原的建筑。后花园、磨房,都是根据小说中的描写复原的。只有土地是真的,还是当年的土地。看着故居里的炕、萧红的照片、少量的花瓶等文物,女作家坎坷的短暂人生一一闪现。解说员在背诵萧红关于后花园的经典描写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现在,老主人死了,小主人也死了,死在遥远的南方。在后花园的阳光下游走的,是我们,不相干的游客,我们走走看看想想,各有各的心思。故居里陈列着萧军和端木蕻良的题词。萧红是他们曾肌肤相亲疼着爱着的女子啊。

    萧红的一生,可谓说不尽的悲凉,道不完的沧桑。如果说,女人生来是让人疼的,象萧红这么美丽可爱而有才气的年轻女子,放在今天,当之无愧是“美女作家”,原本因“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可在国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11页、共13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