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土人情 >>民族风俗 |
|
|
|
 |
康巴民居管窥 |
 |
|
|
|
结构类型的建筑一应俱全。例如区内康定、丹巴、稻城、九龙、雅江等县的石木结构类型的建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道孚、炉霍等地的典型建筑-“崩康”(井干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龙的混合结构建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德格、白玉等地的典型建筑-吊脚楼(干栏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石渠、色达、理塘等地的牧区,较为集中体现纺织物建筑-牛毛帐篷的风貌。在一些县份内,因多种地理环境兼而有之,显现出更为活拨的多样性特点。二是布局的多样性。一方面显现于平面布局上没有刻意的固定模式,主要依据的经济状况、人口的多少,以及房屋的层高来决定,通常有正方形、长方形、“凹”字形、“凸”字形和“日”字形等,一些特殊建筑如高碉建筑,平面布局中,还有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乃至十三角形的特殊建筑平面布局。另一方面,则显现于空间布局上,在单体建筑中,落台平顶(兼晒台)和敝口楼成为极为有效的空间调节方式,加上平顶女儿墙上的上一些附属设施,增强了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的错落感,使其建筑物避免了呆滞而富有变化和生机。在村寨的群落建筑中,大都傍山而建,幢幢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层次感十分强烈。三是体现在层高的多样性上。民居层高不拘泥某一种固定程式,能高则高,低则自由。所以,能在同一地方看到单层、二层、三层,乃至四五层高低参差的建筑,给人经一种跳跃之感。四是兼容的多样性。甘孜州处在汉藏交界的过渡过带,在民居建筑中,亦常借鉴一些汉式建筑风格和传统,并有机地揉合到本地建筑之中去。这种兼容主要表现于屋顶、窗扇、院落布局、以及楼梯等局部部位。例如在康定、道孚、九龙及炉霍等地的民居中,屋顶除了采用传统平顶外,为防雨季渗漏,还在平顶上增加汉式人字形坡屋顶,其屋顶上的覆盖物有的地区使用汉式小青瓦,有的地方覆以石板,有的地方则以木瓦板覆之。一些城镇民居的窗扇,一改传统“田”字格窗扇式样,以精工雕造各种汉式花格窗扇,安装于藏式窗框之中,藏汉合壁,更平添了许多艺术韵味。一些民居在建筑布局上,借鉴了汉式的三合院、四合院布局,其客观效果十分佳妙。藏式建筑中传统的独木楼梯起着重要的点缀作用,它不仅形式独特,而且易于挪动,但对老年人、小孩子和重负上下的人来 页码:[1] [2] [3] [4] [5] [6] [7] 第3页、共7页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