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离世博开幕还有整整100天。
在从耀华路地铁1号出口通向中国馆的路上,还是一片“泥地”。挖土机不时传来“轰轰”的声音,工人们在工地上不停地忙碌着。绍兴籍的小张正在“泥地”上埋电线杆,他和他的同乡们在这里工作已经超过一年。不过,现在他们的工作也接近尾声,“春节前就可以回家,没几天了”。
“到春节前可以把土方工程做完,节后进入绿化期。”对于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钟燕群和她的同事来说,同工人们一样,他们也进入最后这100天的“筹博”关键期。
在钟燕群看来,7年筹备期的时间换来7000万的观众,是很划算的买卖;但对豫园商城、上海机场、锦江股份等公司来说,如何切分千亿元大蛋糕,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上海证券分析师屠骏指出,上海世博会期间消费总量为796亿-1096亿元人民币。若按1亿人次的高值预测,消费总量为1067亿-1495亿元人民币。
从时间序列上,将世博分为三个部分:“筹备期”、“消费提升期”、“后世博效应”三个阶段。
屠骏认为,在倒计时100天重要节点上,市场关注的焦点将转向消费提升阶段,重点关注商业零售、餐饮旅游以及交通运输三大行业。
千亿消费蛋糕
总投资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让消费这块大蛋糕摆到宴席的中央。
世博会对上海消费增量的贡献主要在商业零售、餐饮旅游以及交通运输三大领域,并相应带来对航空、铁路、市内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增长。近期,A股市场关于世博概念股的炒作也是集中在消费领域,如新世界、豫园商城、锦江股份、中青旅等。
那么,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历次世博会游客统计以及相关机构做出的预测,上海世博会来自上海市内、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外全国其他地区以及境外的参观人数比重为20:30:45:5。《投资者报》分别就上述四大消费领域对世博游客的人均消费做出预测。
据估计,上海以外地区的境内游客的人均总消费为900元。其中住宿消费在200元左右,餐饮消费支出为100元,购物支出为400元,各类旅游门票支出200元。而境外游客的人均消费支出预计在2000元。上海市内游客的人均消费支出则为600元左右。由此计算,上海世博会游客在上述三大领域的人均总消费为近900元。
上海世博会为商业零售、餐饮旅游两大消费领域带来的市场增量总规模将达630亿元。按照人均消费占比推测,总增量中,餐饮业约为80亿元,住宿业约120亿元,旅游业150亿元,零售业280亿元。
另外,预计人均市内交通消费额为50元,这给上海市内交通增加35亿元的规模。目前,上海境内长途客运交通中航空客运比重约为30%,按照国内游客每人次900元和国际游客每人次2500元计算,上海世博给航空市场带来的规模增量为230亿元。
2008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37亿元,星级酒店及经济型酒店总产值约为240亿元。按照营业收入,豫园商城、新世界和百联股份占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73%、0.58%、2.02%,世博带来的销售额增量分别为4.8亿元、1.6亿元、5.7亿元,占这三家公司销售额比重分别为6.1%、6.4%和6.2%.
锦江股份占上海星级酒店及经济型酒店业的份额为3.33%,世博带来的收入增量约为4亿元,占2008年收入的比重为50%.
而新东航则占上海航空市场47%的股份,客运收入增量约为108亿元,占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航”)、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航”)营业收入总和的比重约为12.5%.
从几家公司的受益程度看,锦江股份居首,ST东航居其次,三家零售上市公司受益程度相当。
零售:新增2500亿容量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