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起步到上市创造财富神话,如家只用了4年时间,然成立10年来却不止一次地暴露消防隐患和高速扩张中的潜在风险。
继“卫生门”之后,如家再一次因为“安全问题”曝光在公众视线里。
近日,北京城内有95家如家酒店被查出230项安全问题和隐患。引人关注的是,去年5月,也就是在“如家通化大火”后,北京市区安监部门对全市79家如家酒店门店进行了检查,发现的问题与本次检查基本相同。
报道称,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个别如家酒店将安全出口锁住,一旦发生意外,根本无法逃生。检查中总共发现22家门店存在应急疏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占检查总数的23%。
在这之前,如家多家酒店也曾多次暴露出不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隐患。严重者,甚至造成多起死伤。
2008年,如家沈阳市南京北街店涉嫌伪造“消防许可”,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2009年,如家在江西省南昌市象山北路上新开设的一家酒店,在没有取得任何证照,消防也尚未通过验收的情况下就开门营业。
2010年11月,郑州一如家酒店着火,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2011年5月1日凌晨,位于辽宁通化市东昌区的一家如家酒店发生楼体火灾,造成10死41伤。
同年5月,也就是在“如家通化大火”后,北京市区安监部门对全市79家如家酒店门店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共发现83处各类消防安全问题。
对于2011年5月1日凌晨的那场灾难,或许许多人仍记忆犹新。正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如家酒店集团第一次而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安检”。
虽然这起事故随后被认定为涉嫌人为放火,在某种程度上,如家酒店在这次火灾中是被殃及的受害者,但从已经披露的信息来分析,无论是火灾发生后如家酒店消防设施和工作人员发挥的作用,还是物业单位此前存在的消防隐患,都存有瑕疵。
从通化如家酒店的情况看,如果火灾出现后消防设施和工作人员能正常发挥作用,恐怕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人员伤亡。
如家们的问题
如家酒店这些不同时期被曝光的安全隐患尽管只是个案,但由此反映出整个行业快速扩张中对速度、规模的追求和对公共安全这一基本要素的忽视。
经济型酒店行业资本驱动下的如家模式、如家在公共安全与经济利益之间的重心失衡,似乎都与这些“隐患”相关。
成立于2002年的如家一直是中国经济型酒店标杆,也被认为是资本市场改造传统产业的经典。其模式核心是定位于租赁和改造传统二三星级酒店,主打简洁而标准化的客房产品,通过直营和特许加盟快速大规模复制,实现扩张—上市—圈钱—再扩张的循环。
如家酒店的快速成功让经济型酒店在中国风生水起,大量资本争相涌进这一行业,其中不乏以快速上市并套现退出为目的而涌入的各路资本。如家上市之后,汉庭酒店和7天酒店也成功在美国上市。
在季琦看来,如家模式受到资本追捧的主要原因是,轻资产、高投资回报率、标准化、易于复制扩张。
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包括如家酒店在内的各大经济型酒店近年在大举扩张的同时,还采用各种措施控制成本,力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满足资本市场对投资回报的期望。不过这些旨在提高效益的做法,可能稀释酒店的管理能力,并降低酒店在安全投入上的力度,给酒店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例如,一些经济型酒店为了降低成本,改造厂房时不加装窗户,装修时使用非阻燃材料,安全管理也不够到位。尤其是一些加盟商,为了及早收回成本,往往在还未获得各种证照的时候就提前营业。
通化如家酒店选址时采用的合租模式,被认为是为了追求速度和控制成本而降低了酒店安全因素的权重。
锦江之星首席运营官俞萌表示,有些经济型酒店从签下物业到开业只花了三个月时间,而在正常情况下,三个月内不可能办完所有审批手续。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