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安阳民间此仪式颇为隆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每年立春时,东郊聂村义务搭建春棚,准备香烛、白酒,选10岁左右儿童一人扮芒童(神),扎制像真牛一样大小的春牛(多为竹、苇扎架,外糊彩纸;清朝时为两具,废府后改为一具),腹内装花生、核桃、柿饼等干果和铜钱。迎春仪式上,府官和县官都着官服参加。
出迎时,全体执事鼓乐在前,知府、知县乘轿率士农工商各界民众,按其职业携不同工具随后,迎春队伍出东门前往聂村。抵村后,村主事带领部分村民鼓乐相迎,引至春牛、芒童面前。知府、知县下轿向春牛、芒童行揖;村主事敬酒,知府、知县各饮一杯,并向春牛、芒童献酒一杯。之后,由芒童伴随列队抬着春牛按原队形自南门入城,将春牛和芒童送到府、县衙正堂院内,迎春仪式告毕。迎春仪式之后,知府、知县端坐在大堂上,文武官员陪坐两旁,等待立春时刻到来。据传安阳民间测算打春时刻是采取一丈多长的竹竿,捅空埋在地下,露出地面一二尺高,然后将鸡毛疏松地填入竹筒内,待地气一升,竹筒内的鸡毛纷纷飞扬,意即打春时刻已到。
此时,知府、知县令芒童持棒将春牛打碎,谓之"打春"。春牛腹内干果和铜钱散落满地,围观群众蜂拥争抢,谓之"抢春"。传说老年人食此干果增寿,中年人食之获福,幼童食之增智,并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