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南
  相关文章
  • 伴我流浪
  • 云南独龙江探险这旅
  • 云南之游――――西双版纳
  • 从昆明到河口
  • 去走云之南(15)、看到了穿裙子的男人
  • 丽江八日 – 人物志
  • 再见昆明
  • 冬日丽江
  • 英雄不问出处
  • 中甸纪行—爱与痛的边缘
  • 我心中的香格里拉(二)  
    是否曾想过,在旅游业已成一个产业的今天,松赞林寺也逃脱不了它带来的另一无形冲击。寺院大门两边,到处是小商小贩和叫卖吆喝声,大门斜对面是个很大而杂乱的停车场,停满各式各样的旅游车。佛门本该是清净之地,是给资者闭关自守、苦思冥想的地方,是出思想者的摇篮,它本该远离红尘世俗,与名利无缘,不知门票为何物。可眼前一片车水马龙的景象,已很难让人认同这还是原来佛教意义上的寺庙了。当一个个经堂在废墟上重建的同时,它那固有的宗教气息却一点点在消失蜕化。就像我们杭州的灵隐寺,这些年来,寺内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堂皇富丽,周围的环境也修饰得越来越精致。可它在一年几百万游客的手摸脚踩下,已经变成一台纯粹赚钱的机器。
    东竹林寺是我们同一天拜访的另一藏传佛教寺庙,坐落在奔子栏上方的一座山腰上。远远看去,与其说它是寺庙,还不如说是一座大村庄。李师父告诉我们,喇嘛们也像普通人一样,每人在寺院里的都有自己房子,平时也一样干活、劳作,十分的平民化。寺庙内真正能读经的人为数不多,其余从事一些世俗、建筑、绘画、刻经等工作。若我手头资料无误的话,东竹林寺始建于1667年,比松赞林寺海还要早十多年。虽然它的规模和名声不及当年的松赞林寺,但它周围横断山脉险峻而粗犷的地势,以及所造就的那种宁静和肃穆,与宗教环境是却十分协调。当我们到达时,发现这里没有寺门,不用买门票,游客也很少。一切都是那么地平静自然,你不用硬是装着一副虔诚的样子。与松赞林寺相反,这里雄伟的大殿位于寺庙的最底部,但我们到达时,很幸运地遇到了难得一见的情景。只见在一阵陈喇嘛寺特有的低沉法号声中,很多正在搬木头的喇嘛,纷纷放下木头,到经堂门口的操场上集合。我们从侧门跟了进去,操场上已满是一片深紫色,在蓝天和白墙的衬托下,十分的耀眼。正当匆忙拿相机时,他们已向着经堂大门,鱼贯而入。原来今天是他们集中做法事的日子。李师傅说,这样的法事一个月也没有几次,你们今天凑巧了。由于经堂门口挂着一块布帘,看不到里面景象。正当我们犹豫能不能进去时,一个年青的喇嘛拉开一角布帘,用手招呼我们。我们几人轻手轻脚走了进去,里面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藏香烛和酥油的气味。在偌大的经堂内,坐满了一排排背靠背的喇嘛,有老有小。他们口诵经文,宁扬顿挫,时而低沉,时而高亢,那节奏,那旋律,比起我在国外教堂听到的唱诗班赞美诗,毫不逊色。坐在高台上的高僧,个个慈眉善目,当你和他的目光接触时,你心里不由产生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年青喇嘛带我们按顺时针绕着经堂转了一圈,偶尔向我们讲解四周的壁画和佛像,不知是他的声音太轻,还是我们沉醉在经文诵中,几乎没有听到说了些什么。本想细细品味这难得的场面,但毕竟我们是不速之客,这里不属于我们,因此很快就退了出来。
    若说松赞林寺和东竹林寺是一种有组织的藏传佛教活动,在去德钦一路上,我们亲眼目睹的各种民间宗教形式,更深深体会到宗教在藏人生活中的地位。凡是在路口、村口、山顶和各种圣神之地,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玛尼堆和经幡。据说信徒们每经过玛尼堆都会加一块石头,作为念一遍经文,做一次祈祷。经幡,当地人有叫风马旗,是藏区独一无二的宗教符号。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5页、共25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