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南 | ||||||||||
|
||||||||||
|
张大叔说山上环保车第一班发车是7:30,经过村口要近8:30的,下雨天更晚一些,于是我们也就放心从容。门外满目的湿漉,雨还在下,雾气抹去了对面的山头,我们很有些担心。小肉是备好一把伞的,精致细巧的那种。张大叔说要陪我们同游,盛情难却。大叔家只有一把雨伞,于是又进村里去借了一把。我们杵在门口,看大叔老远地往回赶,半道还堵住一位老乡,硬是换来那人手里更好的一把伞,非常可爱…… 这次问清楚了,这里叫做丁心墉,位置在天子山与天下第一桥中间,而我们第一站乌龙寨则在去天下第一桥的路上。不出十分钟,我们站在村口的路边。沿路一排乔木的背后是一片长草,雾气在草上飘荡。 张大叔给我们递来口香糖,正好米线里的蒜籽让我们有些口重。两辆往天子山的环保车都过去了,终于看到我们要坐的车。车上的旅客不多,都穿了雨衣。司机和张大叔打招呼,大叔高兴地说着我们住他家,他领我们到处玩的话。 抬滑竿的、摆吃食小摊的、开旅游用品店的,都与张大叔认识。我们也因是大叔的客,领略着他们质朴的笑脸。乌龙寨的入口远比大观台热闹,张大叔并不为那些做生意的帮腔,反认为我们没有买雨衣的必要,9:40,三人上路。 一路的好雾,面前十米几乎不能视物。第一个景点出现在路边,象形巨石,名叫“金鸡报晓”,可惜及手可触,抬头却不能辨识,雾浓由此可知。大叔几次要替我们背包,我们都不肯——怎可让长者负重,毕竟并不是在请导游。 大叔开始给我们讲乌龙寨的故事,我们小时侯看的《乌龙山剿匪记》,演的正是这里。而真正追溯起来,则要说到明末。吴三桂引清兵进关,赶走了闯王。闯王为图东山再起,托挚友乡绅藏宝乌龙山上。这里地处偏远、关隘险绝,守宝的将士由民匪变成了山匪。其后,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匪众聚啸山头,代代相传。直到解放后,红日几轮普照,湘西“毒瘤”才总算根除。 闲话里的成王败寇,已经不那么惊心动魄。而真正游历乌龙寨,则不由得气为之夺。尽管浓雾锁山,让我们无法极目无底的深壑;尽管昔日遍插樱枪、旌旗闭日处,今天端坐的是盼你点唱的土家歌女。然而,崖石森然笔立、万古不催,栈道危然渊峙、几不容步,转折千钧一发、万夫无为,炮台铁血依然、冰冷依然。当我们在山门前,不得不抬头仰望;当我们在巨岩下,不得不附身躬行时,感受的分明是生杀予夺、你死我活的步步惊心、步步精心、步步艰辛!依稀地,有了环境予人格影响的感悟,何以从前朗朗乾坤的民族气节,演变为后来冷箭伤人、仗势欺凌、为祸一方的行径了呢? 由山门上山寨是个循环的路,因险要狭窄,所以规定应右上左下的,我们看游人并不多,而左边光线亮堂,所以反其道而行。渐行渐高,10:20,进了寨门。比起山门前所见的陡拔,寨里反显得小气许多。首先规模就不足,感觉连旧北京的四合院也比这儿大。相应的建筑也就谈不上气度,想想西递宏村拍《卧虎藏龙》的宅子多堂正。这里更象土家民居的高山版,当然,或许这是建筑的原意,看守财宝的心腹是贵精不贵多的。 其次陈设寒碜,正中台阶上的树桩应该就是头把交椅,旁边一杆土枪,一把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10页、共17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