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北
  相关文章
  • 触摸大同—历史博士笔下的沉重(二)
  • 小红马游山西之三(应县-悬空寺-恒山)
  • 触摸大同—历史博士笔下的沉重(三)
  • 大同的前世今生
  • 厉山游记(来自同仁)
  • 寂寞之旅——飘荡在山西 (大同 云岗)
  • 山西(大同、平遥)行记
  • 2004春节单驾山西五日游
  • 五台山的台蘑
  • 在大同做游客
  • 三千只鸭子的旅行  
    那一份朴实的美丽。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又回到车上。我们要司机带我们去吃最正宗的山西饭。车有又回到市区,这时街上的人比早上多了好多,原来,这里的中午也要下一次班,大家都回家休息,小城的生活相对闲散多了。我们东张西望,看看有没有我们熟悉的店,结果在街上还发现了一家“德克士”的店。
    司机把车停在一家饭馆门前,是一家不大的馆子,馆子上面写着“正宗关东刀削面”,外面有露天的座位,里面七拐八拐还有很多房间,是个怪异的房子。我们付帐的时候都惊讶一碗面只要2.6元,还有零有整的。面做的很快,我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有一大锅面就已经煮好了。每个人都盛了一碗,然后去浇了肉汁,还有一个崔爱吃的卤蛋。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很多塑料舀子(岚岚习惯叫瓢),一大桶面汤,还有咸菜。大家对怎么吃都有些迷茫,但是还是用舀子盛了汤,用小碗装了咸菜,围在一起吃。吃了一口,觉得很咸,不明白为什么还要供应咸菜,可是面削的真是不错。我们可以透过玻璃窗看见做面的那个房间,一个人把一团面放在肩上削面,旁边有两口大锅,还在烧着水。我们吃饭的时候,时不时瞥一眼别人是怎么吃的,发现人家都把瓢里的面汤倒到碗里。于是,大家受到启发,原来这个面是这样吃的,把汤倒进去,面不干了也不咸了,吃起来舒服多了。岚岚看见别人都拿着瓢喝汤,觉得有些不雅,但是决定入乡随俗,也豪爽一把,拿起那瓢就喝了,这一喝,喝的她心花怒放,眉开眼笑,连说好喝,还积极主动的给每个桌上都又盛了一瓢。大家在她的带动下,也纷纷豪爽起来,对面汤的反映都不错。
    吃过中饭,重新上路。因为面汤颇受大家的首肯,璟璟就给大家讲了一个“原汤化原食”的故事(是璟璟爸爸讲给璟璟的,不知道是不是在糊弄璟璟,反正璟璟现在讲给大家):从前,有一个后妈,对孩子不好,老不让他吃饭,别人说她,她就做了好多面让孩子吃,孩子很久没有吃饱了,一下吃了很多,就受不了了,那个后妈也不管,巴望着孩子就这样一命呜呼才好。可是,孩子喝了煮面的汤,终于躲过了一劫,平安无事。这就是关于面汤的故事。
    车飞快的行驶在乡村公路上,司机换上了一张A-Mei的CD,A-Mei的歌那么自由、高亢,正符合着我们现在愉快的心情,我们找到了最适合在郊外或山路上行驶时听的歌,不论是《听海》还是《我站在高岗上》,我们很放松,禁不住会和着音乐来个小合唱。我们对刷在砖房上的标语产生了兴趣:什么“要想富,少生孩子多蓄畜”,“电话一响,黄金万两”…有的还遗留着“大干生产”时的口号式的感觉,有的就是最简单的广告。在北方的农村,景色出奇的雷同,相同的白杨树,相同的砖房和小院,相同的黄土地,你也不能分清到底在哪一个省份。车子渐入了山区,在盘山公路上的行驶总是让人提心吊胆的,身侧就是陡峭的山壑,迎面还常有大型的汽车驶过。
    总算我们平安到了悬空寺,下了车就可以看到那倚山而建的寺院。我们请了一个导游,他在李白写的“壮观”石下给我们讲了悬空寺的构造原理。首先,寺院建筑在凹进去的山壁上,下雨的时候,雨水就顺山势而直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雨水对建筑的损害;同时,寺院的对面也是一座山,两山相对,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悬空寺的日照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3页、共14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