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北
  相关文章
  • 印象里的北京
  • 为着一种心情去时尚
  • 闲游的惬意
  • 夜探前门大栅栏
  • 你知道北京最高峰吗
  • 七旬老人玩房车---渤海观日出 拥抱大自然
  • 廿五、 紫禁城情话
  • 八、 宏伟宽广大会堂
  • 七、 安息吧!巨人
  • 攀临神仙院
  • 不知不觉就变了调儿  
    筒还是会脱口而出:“你好!‘早’哪位?”后来改成用电脑干活,开始的那阵子可真是苦了他们,坐我旁边的那位头发已经花白了的苏州籍同事就曾费劲地敲着“消防水‘幕’”,然后问我为什么总是找不到“幕”字(她念成“磨”),后来有的人就宁可豁出去背五笔的口诀也发誓再不用拼音。

    反正我在说话这件事上从来就特别不坚定,逮谁学谁绝对忘本。这几年去了几趟新疆,每回回来都随着巴旦木和杏包仁一起,捎回些滴里嘟噜的西北口音。为此在家里没少挨批评,一气之下只好跑到一个影视网站的追星论坛上去灌水,写些“尕马儿”、“孽障”、“娘老子把你咋生了,模样咋这么俊呐?”之类的“花儿”酸曲儿去惹偶像小姐和那些纯情网友们“肝儿疼”、“心疼”。等到听说我不住在西北而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时,有网友来信说实在是大吃一惊。

    其实倒是有不少外地朋友普通话讲得挺标准,现在连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好多都不是北京人。有一位我非常尊敬并曾长期合作过的业内前辈就是在北方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广东人,他的普通话每一个字都念得很准,但因为重音不对,听起来还是一点儿都不象北京口音。比如,用普通话说“我们在这里”时重音应放在“我”、“在

    页码:[1] [2] [3] [4] 第3页、共4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