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
|
|
|
|
鲁游日记之青岛 |
|
|
|
|
观里,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发生的呢?这时候几个道士穿过院落,全部一身黑袍,卷起的长发结成发髻,带有一种飘逸的古风。四周除了我这呆呆的吊古者,空无一人。刹那间宛如时空倒流,不禁神飘天外。不知从哪儿传来呼喊声音,一抬头,才发现团友们已经走到高处的一个院落,正在叫我呢。跟团就是这个毛病,总在不恰当的时候,作出不恰当的安排。当下赶到跟前,却原来正在参观的是当初蒲松龄住的地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登峰之作。其想象的奇崛,情节的诡异,语言的精准,无不体现这位奇人的文学天赋与才气。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文学大师,却竟然折戟科场,屡试不中,只能作私塾老师谋求生计,郁郁终生。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蒲松龄的际遇是所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者的典型,每每让人唏嘘长叹。
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在这黄叶漫天的季节里,踏足下清宫的这个清净院落,凭吊*人的*心情,也算是应了“悲秋”的调子了。只是说不上感同身受,所以也只达到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地步,目光更多的是投向屋外的凉亭,以及枝叶伸出石墙的古树身上;想的更多的是蒲松龄心情好的时候,与二三知己赏崂山夜月;或一灯如豆,坐听松涛,书写这些奇异而美好的狐鬼故事;或就着老酒,淋漓酣畅地斥骂科场的丑恶,鞭挞狼官虎吏的丑陋嘴脸。正是崂山的大海,下清宫的出尘,给这位潦倒一生的文学巨匠以安慰,迸发出更大的创作能量。在蒲松龄的一生中,恐怕只有这段时光才能让他稍稍放下功名的包袱,暂时摆脱生活的困顿,放任他那一颗感情丰富、饱受摧残的心。这样说来,下清宫的魅力就不仅仅只是在表面上了。从观里的建筑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平易近人的风格。简朴原始的石墙,平实而不高的院门,透露出道教的清净无为。没有朱门大户的豪夸和浅薄,另具有一种超脱的高古意味。不要说蒲松龄,就是现代的我们,在看多了摩天大厦的奢华之后,也觉这里非常舒服,让人享受。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道观主持也是一个风雅之士,得道之人,没有了市井的势利,少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惟有明月海风和善良智慧,无欲无求的出家人,这样的地方,让我等身处滚滚红尘之中的俗人,只有羡慕的份了。走出下清宫,日已正午,导游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第5页、共10页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