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相关文章
  • 对廊桥的回忆--------泰顺(全文已经修改)
  • 西塘雨夜
  • 楠溪江、雁荡山三日游
  • 杭州荷花之行
  • 杭州人更美
  • 江南水乡像一幅蒙胧的水墨画
  • 绍兴两日
  • 两天玩普陀-适合上海上班族的
  • 我的西塘两日游记-对经典推荐的总结和建议
  • 绍兴杭州四天游
  • 中西两重天(下篇)  
    早春二月下西塘
    作者:张老驴
    烟雨蒙胧的早春二月,我轻轻推开西塘的门,幽怨的雨雾丝丝缕缕漫卷上眼帘,“唉乃”的橹声响起,渐行渐远,是西塘的女儿吗,含羞地躲开我?
    远眺西塘,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在雨雾的洇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纸画;走进古镇,廊棚苍老,弄堂幽深,似乎进入了久远的历史… …
    我恍若走进梦中一般走进了婉约的江南水乡西塘。
    这两年学习看云图的努力没有白费,去西塘的时候果然是春雨绵绵的日子。3月15日下午,从上海西站上了火车,大约一小时后到达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嘉善。下火车上中巴,邻座是一位在嘉善教书、家住西塘的女先生。于是问去西塘该怎样走。女先生说,就跟我走吧。下车后,她又特别叮嘱一句,待会儿进镇的时候,你就说是我家亲戚。到了镇口,还没轮到我开口,女先生便说:这是我家上海亲戚。她不知道我是南京人,大约上海人在西塘要比其他地方人受用吧。也难怪,嘉善紧邻上海,距苏州、杭州也不远,古时就有“吴根越角”之称。
    于是,不买票。我这个“西塘亲戚”堂而皇之地随着家住西塘的“亲戚”进了古镇。就这样,还贪心不足,心里想,倘若说我是“我家表哥”岂不更亲切。
    走在路上,问女先生,西塘住哪里好。她答:我家附近就有一个老宅客栈,蛮好的。到了,女先生向客栈的主人作了简单介绍,就告辞回家了。后来听池玲说,她就是西塘大文人冯老师的爱女。遗憾的是,走的急,未能再去拜访冯先生、冯小姐。
    这个客栈位于桐村雅居内,名字叫江宅大院。女主人叫池玲,热情好客,有一手好女红工夫,她的绣品曾经漂洋过海,标价很高。我到了后,池玲告诉我,今天来了七八位北京客人,客房都住满了,不过,你是冯小姐介绍来的,我的房间让你住吧。顿时受宠若惊,今晚,我居然能霸占池玲的闺房!然而,向客厅探探头,果然有七八位客人,转而一想,好归好,但可能会太闹。于是向池玲一谢再谢,走出了江宅。
    看看地图,我正位于塔湾街上,而七老爷庙就在不长的塔湾街尽头,就去。
    其实,七老爷庙从外观上没什么好看的,哪里供的庙都比它气派。但是,这里,却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传说,明末崇祯年间,浙江嘉善一带旱灾严重,饥民无数,饿俘遍地。一位护粮官督运皇粮船只经过西塘,见状惨不忍睹,于是命船停下,翘首北望夜不能寐,一头是饥民,一头是皇粮与他头上的乌纱。二日大早,他终于做出了一个极为悲壮的抉择,卸船放粮,于是四乡饥民奔涌而至,而这位护粮官却十分明白,对他来说,要掉的岂止是乌纱,分明是项上那颗鲜活的人头了。于是,他唯一的选择便是在塔湾河里投水自尽了。他用一官职、一条命,救活了无数人。人们不知道这人是个什么官,只知道他叫金七老爷。西塘人感恩戴德,修筑了这个七老爷庙,后来,朝廷得知后,不敢逆民意,遂顺水推舟,追封金七老爷为护国随粮王,于是,这庙又叫护国随粮王庙,享受此地的香火。据说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我想,淳朴的人们未必会凭空造一个偶像顶礼膜拜。我相信古代某时,确有一个善良的官员,放弃了自己的职责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页、共10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