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 >> 旅行游记 >> 国外游记 >> 正文
  相关文章
俄罗斯旅行 糟糕的海关
旅行在哥本哈根
德国游记:带着爱人去旅
印度火车旅行秘籍
泰国游记:曼谷旅行日记
柬埔寨旅行日记
美国私人牧场旅行记[组
欧洲旅行:享受铁轨上的
柬埔寨旅行攻略2007年9
柬埔寨旅行安全篇
旅行札记 伦敦行:英国王室的遐想  

时间:2025/1/19 14:17:54来源:不详

 

  "当你对伦敦厌烦之际,就是对人生也已经厌烦了。"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18世纪英国文坛大师,因独自编纂《英语辞典》(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而扬名天下的萨廖埃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说的。

  不能免俗地,我也像橡皮图章似的"瞻仰"了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等等。当汽车穿行于伦敦的大街小巷,有机会观赏这个有"雾都"之称的古都的街容,其主要街道在经过了洗烟涮尘的工作以后,现在已经很少见得到读书读来的尘染烟熏的印象了。

  白金汉宫建于1703年,最早称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去的时候,皇宫正门的上方,皇室的旗帜在3月的清风中懒懒地飘动,说明女王在宫内。不过,在我眼里,它就是个宫殿而已:有夸张的、富丽堂皇的镀金大门;由穿着灰色制服近卫军把守,他们戴着的巨大帽子就绝了,怎么看怎么像马桶刷子;日复一日地在众人面前换换岗,奏奏乐;几个骑警在高头大马上吆喝着维持秩序,马儿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流下来的哈喇子像从石钟乳上滴拉下来的牛奶,瞒恶心的。军乐队奏的是流行乐曲,让我更多地感受到皇家的随意、轻松和幽默,而非威严。在紧关着的大门里面,随着军乐和口令,作各种列队表演,什么举枪互致敬礼,既没可观性,也没娱乐性,拿着哄小孩子怕都哄不下来,真搞不懂包括我在内的一层层的,操着各国语言的人们都那样翘首仰望什么?!

  其实,我觉得白金汉宫还不如占地辽阔的御花园有趣儿:花团锦簇;野鸭野鸟成群结队的;在朦胧的远处,还隐约地望得见悠闲飘逸的伦敦眼(London Eye);空旷野阔,轻心舒展,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任由八卦的思绪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越飘越远……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大不列颠帝国都是欧洲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之一。

  在大英帝国发迹和升腾之初,是都铎王朝(Tudor Reign)的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亲自督导偏处一隅的不列颠战舰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建立了海上霸主地位,继而驶向各大洋,在北美开拓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伦敦交易所开业;东印度公司成立。。。从此,欧洲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这位被史学界公认为英格兰历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在位长达45年的女王,以建立大英帝国的霸业为己任,终生未嫁,被尊称为"处女女王"。为表示对她的尊敬,第一块在北美开拓的海外殖民被命名为"处女地",即今日的美国弗吉尼亚州(Virginia)。在她统治下,在其统治期内,英国的文学艺术也空前繁荣,涌现了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培根(Francis Bacon)、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等许多名垂青史的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和诗人。在伊丽莎白一世辞世时,英国已取代西班牙越居为占领导地位的欧洲大国。

  在伊丽莎白一世之后,英国王室经历了风雨飘摇的300年。此时,另一位伟大的女性担负起中兴大英帝国的重任,她便是在位时间长达60多年的维多利亚一世(Queen Victoria I)。在她的统治下,大英帝国的疆域不断扩展。虽然北美殖民地在此期间脱离英国独立,加拿大也获得了政治上的自治,但加纳、尼日利亚、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和罗得西亚等非洲国家相继沦为英国殖民地,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保证海路的畅通,英军又占领了埃及。1877年新年,维多利亚被宣布为印度女王。维多利亚一世有幸成为英国历史上和平与繁荣的象征,并非因为她才华出众,而纯粹因为得到幕僚的辅佐。但自从挚爱的丈夫早逝以后,维多利亚女王便从公开场合退隐(并未废弃朝政,只不过隐身幕后进行管理。)终生穿着黑衣以示追忆,至死也未能从亡夫的阴影中走出来。

  八卦英国王室,就不得不提及这件事了,那就是于1936年以爱德华八世登基,同年底又被迫退位的戴维(David),上演了那出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非常罕见的,真实版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情剧。这位威尔士亲王即位前的岁月大多在国外度过,在此期间认识了离了一次婚的美国人沃丽丝?沃菲尔德?辛普森(Wallis Warfield Simpson)。两人一见如故,感情急剧升温。问题是辛普森夫人如果与未来的英国国王生活在一起,她还须第二次离婚;更有传言说她与纳粹德国的高层过从甚密。英国朝野为之震撼。1936年12月,首相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正式告知国王,国会和国家以及全体国民都不能接受一个离过两次婚的女人成为他们的王后。爱德华八世选择了退位,其弟乔治六世随即封他为温莎公爵。1937年,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人在法国结婚。1972年,温莎公爵悄然逝去。14年后,温莎公爵夫人最终为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画上了句号。温莎公爵夫妇虽然不为英国王室所容,但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却为世人广为传播,成了许多艺术家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

  温莎公爵在潇洒和哀怨中的离去,"成就"了另一位令人敬佩的王室女性,她就是乔治六世(戴维的弟弟阿尔伯特,Albert)的妻子伊丽莎白?鲍斯-莱昂(Elizabeth Bowes-Lyo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最惨烈的阶段,伦敦人每日都在空袭警报声中艰难度日,德国空袭白金汉宫: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及两个女儿伊丽莎白(Elizabeth)和玛格丽特(Margaret)的住所。伊丽莎白王后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很高兴我们被袭击了,它让我感觉我和人民大众面对面、共患难"。为安全起见,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总统曾要求王后把公主们送到美国去。伊丽莎白王后予以婉谢:"没有我的相伴,公主们不会离开祖国;没有国王的相伴,我不会离开祖国;而国王当然是永远不会舍祖国而去的。"她也因此成为英国正直和勇气的象征,连希特勒都咬牙切齿地骂她是"欧洲最可怕的女人"。2002年3月30日,这位"全英最敬爱的祖母"以101岁的高龄在睡梦中安然辞世。

  二次大战后,满身疮痍的大英帝国随之步入了另一个艰难、飘零的岁月。昔日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相继弃旧主而去,追求自己的新生。南爱尔兰和印度半岛相继独立,非洲英属殖民地追求自由的斗争也风起云涌。1948年英国被迫从巴勒斯坦撤出,从而为以色列建国开辟了通途。到1952年2月6日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继承王位时,昔日的大英帝国已沦为一个仰人鼻息的二流强国。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历史上获得学位最多、最高的女王。她通晓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语言天赋令人咋舌,只不过,因为贵为女王而无从施展。女王虽然名义上是英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宗教领袖,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但实际上是统而不治,真正的权力完全在内阁,女王只不过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而已。按照现行的英国法律,如果将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呈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在上面签字。这样看,坐在那位子上,没有什么令人羡慕的。那个温莎公爵就曾抱怨,作为国王却无权去爱一个自己喜爱的女人。

  戴安娜?斯宾塞(Diana Spenser)在1981年嫁给查尔斯王子(Prince Charles),是英国王室成员第一次与本国人和非王室成员结婚,也就是现代版的灰姑娘攀上了高枝儿。其实,戴安娜的爸爸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加冕时曾担任其侍从武官;戴安娜的祖母则当过王太后的侍女,算是和王室沾点儿边的,只不过属于王宫中“劳动阶级”的一份子。由于戴安娜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出众的美貌(由御用的服装设计师和发型师等等,用纳税人的钱堆出来的),她立即征服了世人的心,成为另一位受公众爱戴的王室女性。但10年之后,这对梦幻般的情侣便同床异梦。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与阿拉伯情人因车祸魂断巴黎。可谓红颜薄命,她短短不过36年的华岁,另我想起南宋陆游的千古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戴安娜去世已经7年了,人们仍然悼念她,八卦她,甚至弄到要开棺验尸的地步。不过,接下来,我要正襟危坐地谈起另一位与英国王室无关的伟大女性,她就是在戴安娜祭日之后去世的特丽莎修女(Mother Teresa)。和对戴安娜逝世全球焦点报道相径甚远,媒体对特丽莎修女的去世则可用门前冷落车马稀来形容。

  戴安娜和特丽莎修女,两位被美时代周刊(Time)列为近100年来,20位最有影响的偶像(Icons)和英雄(Heroes)人物,我以为,她们的区别,是名人和伟人的差距。人们爱戴戴安娜的平易近人,她也身体力行地参与了慈善活动,呼吁拯救饱受饥荒的非洲饥民,提请全世界重视艾滋病的蔓延和倡议全球禁制地雷等等。以戴安娜的身份,她不但享有丰厚的薪俸,而且衣食无忧,所以,以为她比别人多做一些是理所应当的。特丽莎修女出生于罗马尼亚一个贫穷的家庭。作了修女以后,她来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从此,再也没有离开那片土地。她怜悯那里的穷人,在自己信念和毅力的支撑下,传教行善了整整一生。没有优厚的俸禄,没有奢华的生活,更没有明星般媒体的关注;她只尽着一名修女应该尽的义务,默默奉献,简单朴素地度过一生。

  戴安娜故事里的权势、金钱、虚伪、贪婪、背叛和特丽莎修女的普通、简朴、平凡、崇高形成鲜明的对照。人们常常只关注事物的外观视觉刺激,媒体则追求明星人物背后的商业利润,而那些默默奉献的平凡之美,往往淹没在大众的视野之外而轻易地被忽视和遗忘。

  最后,我愿引用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公报对特丽莎修女的评述,来永远缅怀和纪念这位世纪伟大的女性!"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处境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最真诚的关怀与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Copyriht 2007 - 2009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