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20 12:00:10来源:不详
3月2日 星期天 法兰克福
飞机离开香港是3月1日下午1时30分,经过12小时飞行,于3月1日晚上19:30分抵达德国第二大城市——Frank(法兰克福),却是北京时间3月2日子夜12点。
尽管天气报道Frank气温摄氏1~7°,有小雨,但身体不觉寒冷。
我们住的是一家华人开的旅馆,标三星级,位置市郊。还好,旅馆离地铁站口很近。有了地铁,对住在城郊的人来说,恐怕再远也是方便的。
到旅馆时间,在晚上大约八点。旅馆既然在郊区,环境当然僻静。离旅馆不远,有一家小影院。路过的时候,我看到这家影院外面人头涌涌,德国看来人夜里也是不甘寂寞的。影院周围依次有小Caffe馆,商场和其它消费场所。小车停满了旅馆道路两旁,可是车的款式和新颖度不及中国一些城市,甚至连柬埔寨首都金边不如。
我们住的旅馆只有五层(我后来知道,欧洲三星小旅馆楼层都这么高,但别致而有特色)。我住下的一间刚好面对花园,有绿景,视觉舒服,宛如住郊外别墅。房间里的设施跟大宾馆没有多少差别,一样齐全,卫生,整洁,精致,只是洗漱用具简易。所以第一次出行欧洲的人,千万别凭着在中国差旅的经验,一定得备齐个人洗漱和日用品。
早餐部老板姓张,四十余岁,浙江人。移居Frank十多年,有一个男孩。他告诉我今天星期天,通常德国人休息,不会开店经营。除了火车站有零散店铺开门之外,德国人习惯节假日休息是一律不做买卖的。不过,今天是个好日子,是Frank城里人的狂欢节,不妨可以到城里去看看。
Frank的地铁没人把守,出入自由,买票靠自觉。如果你买了通票,那么地下和地面上的所有交通工具,你都可以任意搭乘。这真是一个高度自治的管理典范。
我随珠江钢琴厂人一同前往Messe—Frank展览会场,时间在早上九点。可是当我走在大街上,却不见多少行人,连晨跑和锻炼的人也少见。
走出中心火车站(火车站系地铁与路面高速列车设置合一处),扑面而来的空气清新而令人精神振作。眼前有些许薄雾。走出一段路,才看到远处一座十来层高的楼房和几座现代化建筑标物,能见到的绿化地极少。只有走到一块宽阔的广场边缘,才见着四周人工培植的薄薄一层浅草,而且已经枯黄。沿街店门真的是关闭着的。门的手柄上一律挂着Closed牌子。走了许久的路,才碰到一群似乎来Frank参观或游览的异色群种。
几幢黑色的和灰色的现代建筑,立在城市Mainzez Landsater和Friedr EbertAnlage大街两旁。其中一幢,是以其著名商名驰冠欧洲金融市场的德意志银行总行。总行有一面临街。临街那面,它的外观设计既平易又简单,突出的是黑灰两色相间的外观,还有一具银灰色多菱形, 用合金材料制成现代感特强的银行标徽, 矗立在楼庭外面。单从这幢建筑的外表,如果不是因为有人知道它的权重性和庭外那个特别引人注视的标徽的话,那么游客中谁会去注意到这幢低层的楼房,竟然会是德国中央银行的神经中枢呢?所以我一下子感悟到,我们无论对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刻意去在乎命名称呼的大和小,外观形象的丑和俊,在乎的是:自己的实力能有多少。
事实正是这样!别看Frank是德国第二大城市,居首都柏林之下,但它却是全德意志经济中心,也可以说是整个欧洲经济实力中心。欧洲几大银行机构都在Frank,欧元管理委员会也设置在Frank。所以有人说,德国经济打个喷气,欧洲大陆经济也会跟着感冒。可见Frank这样的中等城市,其经济地位和影响作用在德国乃至欧洲,力度有何等之大。
珠江钢琴厂人在展览馆现场安排装饰工作,而我闲着,只好随同一个叫马处长的先生去Frank城区中心走走。马处长四川人,五十多岁,原是中国驻德使馆商务工作人员,后回到广州贸促会工作,再后来成了自由人。珠江钢琴厂自1985年在Frank首次参加欧洲展销会以来,几乎每届都由马处长帮助安排。因此,马处长成了珠钢人往来Frank迎送接往的联系人。
Frank和广州时间差距有7小时。我睡了几小时后,很快适应过来。当我和马处长在Frank歌剧院广场一分手,我便一个人独自活动开去了。
步行在Frank城市中心,游览这个城市的风貌,在商业步行街漫步,在大学校园里徜徉,在民居社区里交谈,一边走,一边观赏Frank的城区特色。其间,忽来一场大雨,把城市的天空、地面、楼房、流动的小车、巴士、环城轨道电车等等,统统刷洗一遍,立时透亮、干干净净。Frank城区的地面、楼层建筑,本来就让人看着干净、舒服,而经雨水一过,景物就更加明朗了。不过,欧洲大陆二到三月的天通常是雾、雨水、湿气特别多。对游人出门不是好季节。如果已经出行了的话,游者的情绪大都希望雨水过后,盼着天晴、阳光、煦日暖风。
然而,大雨过后的Frank上空,并没有雨霁日出,而是很快又聚积着大块大块铅灰色的厚厚云层。这一下子,让我回想小的时候我在读过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里,那些故事背景中所描叙的灰灰的、阴霾的和沉沉的天空情形,使自己也恍若置身在旧时代的天空底下生活。当然,旧时代里的那种被穷困、宗教、饥寒和战争压迫下的冷酷场面今天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进步、文明,欢乐与喜悦的氛围。所以我想找回在歌德、席勒、史托姆……等人笔下德国城乡生活中的那个时代背景的感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在繁华中心Pnulskicke & Adkleh Markthalle商业区所见到的情形,恰好和我们广州的“宏城广场”,“中华广场”,“北京步行街”及其它商业广场渲染的文化氛围是一样的。隔了三百年后的德国,和改革开放了近二十余年的中国,变化都是巨大的……
Frank城市的现代高层建筑不多,最高的几幢楼,也仅是一种标志。不象我们国家一些城市里,拼命盖高楼,楼越高越好,似乎没有高楼,也就没有了现代文明。
站在梅茵河桥上,取这座城市河两岸背景逐一拍了些照。最抢眼的是在离河岸不远可见到的高高耸立的几座教堂,屋顶是尖尖的,哥特式风格。也只有这几座尖尖建筑,才真正凸出了Frank欧洲城市的样貌,凸现了Frank城市的历史积淀。就象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有厚实的城墙,有质朴的木砖结构,有沉稳的大理石石面,有所处居室的独门独院(大或小的四合院),乍一看,不用说就能代表着我们传统的华夏民族习性主流。
梅茵河,不像是来之前,一直在想象中赋予沿河充满了丁香花开溢味四散的情形。相反,当我来到城区河沿,走上桥头,再从桥两岸往来行走时,我立在桥中举目看到的沿河两岸,除了宁静质朴的画面外,便是浊水东流。而沿河走到离城区下游的地方,当我还未靠近河岸时,却不时嗅到来自河面上随风吹来的一阵阵难闻异味。我再仔细环顾四周,才明白我已经来到了Frank的港口作业区。在这种地方,游人当然是找不着在城区里才有的浪漫感觉。只有当我赶急地离开了港口区,重新又回到了Frank城区中心的桥上,放眼整个梅茵河的情景时,傍晚天边现出的暗红色背景给恬静的梅茵河罩上了妩媚,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才觉到奔波了一天的感受在这种宁静致雅的氛围里,好象是自己的归宿了……
在Frank城里乘坐交通工具,非常便利,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我只花了4.2欧元,购了一张通票,就省去了我在这个城市中需要来来回回上车下车,购票查询,看路问人等麻烦程序。初来新地方,除了有重点有目标有选择去观光游览,最好的方法之一,还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的一切交通工具,把地面的和地面下的凡是你想去哪到哪的,都尽一切所能搭车到那里去。一来省时,二来便事,三来经济。因为你在乘车途中一旦发现了好景、好地,你可以随时下车出来观赏、拍照,然后再等下一趟车去继续你的行程。所以到欧洲出游的人千万不要怕花这个钱,其实这个钱应当是最划算的。因此,我采取这种方法,买了一张城市通票,地面走累了,就转到地下;地铁乘够了,就转乘其它,反正有车坐就行。坐错了地方也不要紧,可以沿途静心漫漫流览,既可以随心所欲慢慢欣赏街市景物,途中又可以缓冲疲惫,得到休息,一举多得,受益不少。当然,我这样做是要考虑除了公务忙里偷闲,其次还要考虑口袋里的Money够不够开销。因为这样做,除了钱,剩下的就是时间。
在城区行走期间,偶有小憩,就在一家Caffe馆里和一家德国人闲聊。
男主人叫赫·本·凯希里,在银行工作。他的儿子叫乌季斯,8岁,二年级。太太是家庭主妇,三个人关系看去和谐愉快。太太对丈夫对儿子都很恭敬。孩子性情温和,但不失调皮。做父亲的呢,看得出在儿子面前颇具威严,可还是十分亲情的。据说在德国,丈夫对妻子虽然是男权主义甚上,说一不二,但此时赫·本·凯希里的妻子看去,她是愿意的。因为在夫权甚重的西方国家(德国),有看到如此一家人团聚、和睦、开心的景况,的确让我意外。
我因为说英语,所以凯希里先生能听懂和翻译。儿子乌季斯只说一点点,妻子则完全不懂。
我问凯希里先生:“去过中国吗?” “没去过。” “想吗?” “想,当然想,但没钱——嘿嘿。” “不会很贵的。到了中国你会觉得非常有趣。不想去吗?” “当然想。不过我想我是有机会去争取一次的。” “许多德国人都没有去过中国,只是通过报纸、电视、电台了解知道中国,是这样的吗?” “是的,大部分德国人都这样。”
当我们结束了有十来分钟的一般交谈后,我向凯希里先生询问了一下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和我下一步行走的方向,然后和凯希里先生一家人分手道别。我说了一句:“下次我们中国见!”于是这家德国人都会心爽朗地笑了。
德国人是严肃、拘谨的,略有幽默。他们对外来游客大多是十分认真对待,好客、热情,也实在的。我给一位刚从狂欢游行队伍回来的小朋友拍照,他父亲让他给我作出几个怪样子。这个三四岁大点的孩子一点不惧畏我是谁,旋即扮出一副鬼脸,冲我一龇牙,一咧嘴,歪鼻子,咧眼睛,哈哈——可爱极了!
有时,我一时不知道如何乘车行走,问到任何一位行路的Frank人,他们都会停步下来给我热情指点,丝毫不介意浪费了他们的时间。他们总是问你,清楚了没有,明白了没有,直到你自己被问的都不好意思了,才道别分手。
不过,Frank的天空下,仍然有和社会和大众主流生活不协调的地方。比如吸食海洛英者。他们不畏怯你好奇或惊讶的目光,在你面前照吸不误。吸食者,就象天空上的秃鹰,一闻到地面上的腐尸肉味,便趋之若骛,七八个人群聚在一起。那吸食时的贪婪神态,吸食后的手舞足蹈,彼此分享着醉生梦死的时光。不过,我看出这些人大部分不是Frank本地生长的居民,倒象是外埠移民者是多。
社会在历史阶段的每个时期,都具有每个时期的社会特征。今天的社会,除了人类进步、文明、科学发达和质量革命,还有就是附带而来的堕落、腐朽和渣滓……
3月4日 星期二 科 隆
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在德国两个相距不远的城市——Frank和Koln
(科隆),度过了德国人的一个共同节日Camival——狂欢节。可在这两个地方给我的是两种不同节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了两个城市人的不同气质和风格。
Frank是新兴城市(相对其它古老甚远的城市而言),是德国也是整个欧洲的经济影响地带和中心。Koln城市历史比Frank久远,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深厚,是德国文化和信息传播中心。
Frank的狂欢节,是我在抵达这个城市的当天降临的。我花了一天时间在这个城市里游逛,在街上可以随处见到三五成群的或是一家几口的,他们化着妆,打扮得稀奇古怪,穿着模仿各种动物或神话里人和物的衣饰、面具,头发都是特别制作的。化妆者带着兴奋和喜悦的神情,汇集到城市的中心广场。
然而,当我来到Koln意外见识和加入了Koln狂欢队伍的时候,我才发现,Frank人的狂欢,只是一种庆贺节日的象征。除了有化妆的面孔,古怪奇异的服饰和几台花车,并无盛大欢狂至极的场面。而Koln人的狂欢,则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是疯狂。这种体验,过去只从电视或文字传媒的描叙中,我才认知和感受的。
乘坐环行欧洲冠名ICE的超高速火车,经过两个小时准点抵达Koln。
一出站,我就感受到Koln车站的古老和骑士风度,同时看到火车站广场上停放的车辆特别多。地上,到处是被摔破碎的酒瓶渣、易拉罐、纸屑、果皮、烟蒂;空气中,积聚着浓厚的啤酒酸酵气味和散出的阵阵酒精气息。怎么会事呢?Koln这个城市,不是在我的阅读记忆中文明而愉快的是么?我有点后悔不该赶来。要早知道Koln车站这样拥挤、龌龊,肮脏熏人的逐恶环境,我倒不如直接去法国巴黎去好了。
然而,正是这种环境营造出了另类气氛。
火车出站口分南北两个方向。南面方向,是我刚才站立看到的车站广场。不几分钟,我被从北面方向隐约传来的轰轰声吸引好奇,转身朝着北门走了过去。当我一走出北门口,眼前顿时被气势如虹的场面吸引住了。耳边立时堆起一阵阵如同海啸般的喧哗声和巨大的音响声浪,迭宕起伏。刚才在南面隐约听到的轰轰声,原来是从这里制造发源的,而始建欧洲十三世纪,历经几次战火洗礼的著名科隆石头双塔大教堂,就屹立这里!——哎呀,如果我稍一疏忽,就和它失之交臂了。因为我小的时候,从邹韬奋的《萍踪寄语》中就知道了这个大教堂的轮廓;从峻青的散文《欧行书简》中,了解了当年这个大教堂几乎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场景。而当今天我举目一望,哟——石头双塔大教堂就高高真实挺拔在自己的眼前,在它四周的建筑物类中,备显出它的孤傲、清泠、鹤立的身份。整个外观,既庄严又肃穆。
科隆石头双塔大教堂始建1248年,但完成在1824—1880年。由塔底到塔尖高156米。与塔楼相接的是十字平面型教堂,长143米,最宽84米,中心厅12.6米,外部高46米。整个塔与教堂全部系垂直线条统领,外观筋骨嶙峋,表情极尽森严冷峻,体现了日尔曼基督徒的宗教之精神。
过去对“哥特式”的概念不很清晰,从文字上来讲,只知道“哥特式”的风格是以顶尖、钟塔细、尖拱、骨感、底部大上部小,主体向上挺拔,窗子采用格子状,玻璃带色彩,在光线下迷眩变幻等等个性著称。在我们广州就有两座。可是今天我在欧洲,在德国在,Koln,见到的实物让我视觉感官更加受到刺激。我还知道,“哥特式教堂”在欧洲比比皆是。这是中世纪初继罗马建筑式风格消失之后,欧洲中部地区产生的另一股强大教派建筑风格的代表象征。我也知道,“哥特式教堂”先在巴黎兴起,而后以巴黎为主(如巴黎圣母院),一时风靡了全欧洲大陆,直至这种风格随教派地位的衰落而开始淡出欧洲,以至被后来的十八九世纪文艺复兴风格所代替。因此,科隆石头双塔大教堂成为世界文化的珍贵遗址。如今它气势冷俏,骨感挺拔,宏大矗立在车站广场一面,绝对是Koln城市悠久的历史标识,是Koln城市的历史名片,是Koln城市的一本深厚的历史读本……
所以,如果我不被刚才的轰轰声所动,不即时调整方向走出北门,那么我就看不到科隆双塔大教堂了,即便看到了,也必定会错失掉后面看到的Koln人在狂欢节广场上更精彩的盛大场面。因此,这应当是我此行Koln的最大意外收获了。
南门广场是新广场,北门是陈迹。所以在北门看到的建筑物多是Koln的“内脏”。
大教堂对着广场右侧,有两幢不高的旧式楼房。楼房向外飘出来的旧式窗户和阳台上,挤满了欢动鼓噪的人群。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戴着怪异各式的假面具,这时我一看就明白了。原来——狂欢节正在Koln火车站旧广场举行!楼层上的无数双手臂在舞动着,有的要么舞着旗,要么扬着条幅,要么手里举着鲜花、气球,要么就两只手张开着随时迎接来自某个方向抛出的慈善物品“洗礼”。地面上的人群,就更不用说了,拥挤一大片。后来才听说——这个平日里比城市中任何地方都要人多杂乱的地方——举行狂欢节,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有这种气氛,才是Koln人给Koln这所城市带来的激扬热点。因为这样,Koln才会让所有甫一下火车到这所城市里的人,不管是商务旅游,还是探亲访友,都容易被Koln人的热情激荡所感染,再把这种被感染后挑动起来的情绪融入到Koln人的狂欢节里去,不分国度,不分肤色,不分男女,彼尔共同欢乐……
看着这些令人激昂、欢快、热烈的场面,我赶紧取出相机逐个拍照。有拍场景的,有拍人物的,有拍彩车的,有拍建筑物的;有拍群体的,有拍特写的;有抓拍、有静拍,有偷拍,杀了我十几张,心疼得实在有点儿不舍得。可眼前的机遇岂又能放过?掂来想去,限于携带的胶卷有限(在欧洲购买胶卷非常昂贵——以后去欧洲的游人请注意),我只好忍手放弃罢了。
停下拍摄,拎起箱子,我努力寻找空隙希望钻到观看人群的前面去。当我努力去做的时候,才发觉十分困难。因为一阵一阵的慈善物诸如巧克力、糖、点心、鲜花、小礼品等等,象上帝给人们施舍物品一样,从行驶的花车上成磅成磅的不断从高空上抛落下来,大家争相拥挤前去兜接。我拎的箱子十分沉,又生怕意外,所以一边十分小心,一边却又生性大胆,跟着拥挤的人群如潮水般冲上前去,又退后下来,真是头一回这么爽快的呀!
花车一辆跟着一辆,队伍一拨跟着一拨。车顶上的人,有的穿着是十七十八世纪的制服,有的是现代军人的服饰,有的是欧洲复兴时期乡村骑士的打扮,有的是现代浪漫情侣,有的是职业队伍,有的是学生,……。彩车上扮装的人物,从古到今,从本国到外国,有名流,有小丑,有政客,有乐队,有民间喜爱的各种人物。最热门的人物,要算是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基地”人物——本 .拉登,还有德国人自己的总理施罗德。模样百出,洋丑尽献,让观看者忍俊不禁。
几经人浪推涌,我终于站到了观看人群的最前面。可是实惠没有了。原来,站在人群后面还可接到一堆一堆一把一把由彩车上抛下来的各种巧克力和小礼,现在一靠近,啥也接不到了。只能幸运接到游行队伍中走过来的人“赏赐”的一束鲜花或是笔之类的小东西。我身旁一位女郎兴奋极了。她手上握着大把鲜花,身后还有位男士替她收取大把大把的巧克力。两个人看似一对恋人,而每一个走近这位女郎身边的游行者,都会乐意跑近前前来给她一个热吻,然后递上一支鲜花献给她。哈哈!看来这些鲜花都是有代价的。谁让我是一名男性而又是异国东方面孔的男人,谁给自己予青睐是呢?
狂欢节就是狂欢节。检阅台设在广场中央,巨大的音箱由东西南北四角上空发出由主持人带领呼喊的口号声震天动地,人群中也就跟随发出雷鸣般震撼的应呼声:“Koln Koln Koln”,“Dola Dola Dola”,“Go Go Go”,“Doba Doba Doba”。尽管有几句我不懂,但我猜测到口号里的意思。这些从人群喉咙里发出来的声音,几乎和当年在柏林国会广场向希特勒致意和欢呼德意志万岁的口号声一样,声声震撼!德国——这个民族的血性和狂热,尽管经过了两次战争的洗礼,尽管屈就于战败国的地位,但整个民族的士气和精神至今仍未被彻底消灭。虽败犹荣,国粹永存。我看到,人们习惯地把手臂伸直举礼过头,随着有节奏的口号声迭宕起伏,一阵盖过一阵,犹如海啸,手臂晃动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这样的场景,如果人们在他们的身后再垂挂着当年法西斯纳粹的标旗,就仿佛让人一下子回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复兴主义时期一样,感到更加惊心动魄。
德国民族,无异乎一个刚烈又十分自尊的民族。在这个民族身上,有着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和领袖欲。难怪德国人总一直幻想着领导欧洲,不但在经济方面,更甚在精神和文化领域方面要走在大欧洲的最前面。如果懂得了和了解了德国人,知道了他们也曾经经历过被占领和统治是一个有受过屈辱的民族,那么,就会对德国的民族历史这种贯有的强烈报复心态和自强不息的做法,表示出完全可以理解的宽容态度了。
这就是真实的德意志民族的骨髓,这就是德国人的真实风貌,这就是让欧洲许多民族和国家,对德国民族的钦佩而诚恐诚惶的地方。如果德国人再次崛起,一定会有让欧洲人感到震慑心魂的地方。
难怪二战结束几十年后的今天,只要犹太人回顾这一段恐惧的历史时刻,每一位中老年犹太人提起德国人来都还是那么心悸颤颤,还是那么心骇悚然,甚至耿耿于怀,念念有些许仇恨!
感受到这里,我觉得:如果说Frank人是德国现代文明的一群化身,那么Koln人则是德国民族传统精神的保存体现。
3月5日 星期三 巴 黎
我乘坐ICE高速火车,从Koln到Paris(巴黎),350公里的区间只花了一小时十五分。可见欧洲铁路现代化的进程在今天,已经完全进入到了高速运营科技化和先进化阶段。
从Frank到Koln到Bruxceller (布鲁塞尔)到 Paris,还有途经看到的Boen(波恩),这几个地方的火车站都是敞开式的。只窥一眼便知全貌。也就是在今天的整个儿欧洲,人们的文明意识和自律意识都比较高。在公众场合,人们自由进出,自由择地 ,自觉购票,若大的巴黎火车站,竟没有检票机构,没有检票员,居然也没有看到几例逃票或恶意乘坐霸王车的事情发生。当然,对我这个短期的旅游者来说,看到的和认识的只是短暂现象,也许有过此类事情发生。然而,敞开式乘车,我想巴黎人是不会专门为几个因为来自欧洲大陆以外的游客,而专门去设置这种代表先进与文明的“无障碍”乘车管理做法的,当然也就绝对不会因为有几个逃票者的离去,而将进步的文明方式置断、关闭,以至取消文明化进程。因此,即使有逃票和乘坐霸王车的现象发生,也仅是少数和个别,不代表整个欧洲文明主流。
在欧洲乘坐高速火车,我体验到了真正准时开车、正点到达,同时是一种舒适和享受。
车厢里没有乱哄哄的场面,没有拥挤的人群和成堆的行李,没有站着的乘客,没有窒息郁闷的空气,没有阴暗灰灰的颜色,一切是那么畅亮、明快、洁净和享有活动空间自由。
记得第一次乘高速火车离开Frank前往Koln,望着窗外风景闪动出现的绿色和森林,我就心生遗憾。这次前往欧洲,我预先购买了五筒胶卷,还未进入正式状态,胶卷就已用去了两筒。面对欧洲的大平原,更多更好更美更精致的景画,我怎么能袖手撇去不予理睬呢?
有一本小说——《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人写的。欧洲人的森林,让一个日本人借用挪威的森林名义来写,而且名字起得这么美好诱惑动人。为什么呢?这本书尽管我没有读,但我曾从儿子的回答里,知道它所叙说的故事内容是非常感人的,是一篇动人至死的爱情故事。然而这一故事的动人名义,却要借用挪威的森林来替代,作者意图究竟何如呢?看来有机会要去读一读它!
挪威这次我没有机会去,以后也不会有机会去了。挪威既然标在欧洲的版图上,那么挪威的森林也即欧洲的森林。欧洲的森林,长在欧洲的任何一处地方都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我一当看到窗外有一点树林的影子显现,都会让我心绪激动一二分,因为那是森林,是爱情的代名词。
八十年代初期,我大学刚毕业,曾试着翻译手上一位美国Rose老师送给我的一本英文小说《The Far Country》。这是瑞典人写的。我把它译成《遥远的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