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 >> 旅行游记 >> 国外游记 >> 正文 | ||||||||||
|
||||||||||
|
||||||||||
时间:2025/1/20 16:27:20来源:不详
开罗是个有着两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开罗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城市垃圾回收体系。但是这个城市每天产生的8000吨生活垃圾和2000吨建筑垃圾却基本做到了隔天能清理完毕。那么,是谁,每天把这些数量巨大的垃圾像蚂蚁搬家似的运走了呢? 全靠扎巴里人收垃圾16岁的少年莫门就是一个小小的拾垃圾者,他家住在开罗郊区的摩卡图山,这里生活着约5万扎巴里人。扎巴里是个阿拉伯词语,意为收垃圾的人。他们原本世代居住在埃及南部地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携妇将雏,陆陆续续迁移到开罗,在摩卡图山地区安顿下来。 由于他们没有别的谋生技能,勤劳的摩卡图山人把眼光投向了人们不屑一顾的垃圾回收业。半个世纪来,他们凭着自己的双手,慢慢地在这一行业里站稳了脚跟,他们也因此而拥有了这个特有的名字——扎巴里人。据统计,现在整个大开罗地区(包括开罗以及周边的两个省)1/3的垃圾都是靠扎巴里人在回收处理。 他们是怎样依靠垃圾而生存的呢?首先他们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再根据不同类别卖给相关的行业。每个扎巴里家庭的内部对回收垃圾都有分工,也就是说,不同的家庭成员根据各自的长处,承担一两项具体的工作,形成一条龙流水生产线。比如说,一个扎巴里家庭,也许父亲专门负责在外面收集垃圾,母亲和女儿负责垃圾运回后的分类工作,儿子也许会负责“外联”工作,专门联系对外销售。这种方式是扎巴里人自己摸索出来的,它不仅受到了国际卫生组织的赞许,而且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在垃圾回收方面还纷纷模仿了这种方式。 不过,一些扎巴里人也逐渐摆脱了家庭手工业作坊式的运作,成立了小型的垃圾回收公司。现在在摩卡图山地区,经过正式注册的垃圾回收公司已达到17家,不过它们的规模都不大,平均每个公司雇有15到20个员工,这些员工也基本都是扎巴里人。 扎巴里人很辛苦 莫门一家就是个典型的扎巴里家庭,这个男孩子告诉记者:他父亲是司机,每月挣450埃镑(约合人民币700元),妈妈在摩卡图山的一家垃圾回收公司干活,每月工资是120埃镑(约合人民币180元)。莫门的父母生了三儿三女。所以莫门很早就辍学,成了一个小小的拾垃圾者,挣钱贴补家用。 像吉卜赛人那样,扎巴里人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捡拾垃圾的艰辛中体味着人生的幸福。这些扎巴里人的脸上时常带着微笑,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对幸福有着强烈的渴望。勤勉的扎巴里人已学会了适应一切恶劣的环境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据统计,扎巴里人收集的垃圾中,有80%都得到了再循环利用,是真正的绿色回收。但是最近几个月来,他们却对未来感到了深深地担忧。 生存将面临威胁 有一句古谚语:哪里有垃圾,哪里就有黄金。一些外国垃圾回收专业公司正准备从开罗的垃圾里淘金——经过谈判,埃及政府决定将逐步把全国的垃圾回收业务承包给外国公司。两家西班牙公司已从今年2月份开始接管开罗东部和西部的垃圾清理业务,科威特和德国的公司也正在向苏伊士城和塞得港的垃圾回收行业进军,法国公司看中的是亚历山大市。扎巴里人的这些家庭手工作坊显然面临严重危机了。 这些外国公司将利用机械清扫开罗所有的街道和公共建筑物,负责清理所有民用、工业和医疗垃圾。但是在这些专业服务的背后,每个开罗市民都必须付给这些公司至少4埃镑的垃圾清理费。 征收垃圾费用的举措遭到了城市居区的强烈反对,因为以前扎巴里人收集垃圾时,居民根本不用支付垃圾清理费。一些人士抨击说,这些外国垃圾回收公司固然能把整个城市的垃圾百分之百地回收,但是顶多只能把其中20%的垃圾进行再循环利用,其他80%的垃圾全都深挖填埋,这要占用大量土地和金钱。这还不如扎巴里人的回收方式。 扎巴里人坚决不愿被这些外国公司“招安”,在里面做挣固定工资的“垃圾清理工”。他们派出了代表与政府进行谈判,开罗省省长最近已经同意他们参加开罗南部地区垃圾清理承包合同的竞标。(蔡吕)
|
|
|
Copyriht 2007 - 2009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