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风土人情 >>民族风俗
  相关文章
  • 岳阳国际龙舟节
  • 武冈食文化
  • 历史名人韵武冈
  • 邵阳苗族风情
  • 武冈民间艺术
  • 瑶族婚俗趣无穷
  • 祝融的故事
  • 南岳传说之摇钱树
  • 南岳香市、抬地故事
  • 城步苗族嫁女篇
  • 益阳花鼓戏  
    调:是地花鼓的主要唱腔之一,分地花鼓、乡土民歌、丝弦小调3类。地花鼓曲调热烈,歌舞性强,如“望郎调”等。乡土民歌乃当地“村妇稚子口中之歌”,较为生动活泼,明朗轻快,如“洗菜心”等。丝弦小调来源于江南一带,旋律优美,歌唱性强,如“四季相思”等。

      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大筒、唢呐和堂鼓,合称“三大件”。50年代起,渐次引进一部分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器。至80年代又增添电声乐器,伴奏色彩更加丰富。

      行当、程式    行当分丑、旦、小生、老生、净5大行。丑行有长衫丑,短衫丑和烂布丑3类。旦行分花旦、闺门旦、嫂子旦、妹子旦、正旦和老旦6类。小生分正路小生、风流小生、武小生、烂布小生和童生5类。老生和净行,皆由大戏剧种引进,无花鼓戏特色。

      花鼓戏表演接近生活。如旦角常用的风摆柳、撒芝麻、车窝子、丢媚眼、冷噤子,小丑常用的矮子步、拖踏步、拗步及杯碟舞、板凳舞、花扇舞等,生活气息均较浓厚。至于程式动作与基本功,则借鉴于大戏剧种。

      舞台美术    传统花鼓戏的布景,原为一桌二椅。道具有刀枪、船桨、扇子、手巾等类。20世纪50年代

    页码:[1] [2] [3] [4] [5] [6] [7] 第6页、共7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