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首页 >>风土人情 >>民族风俗 | ||||||||||
|
||||||||||
|
形成与发展 益阳花鼓戏是湖南比较有名的地方剧种,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前亦称楚剧。 益阳花鼓戏初为“童子装丑旦对唱”形式,表演内容多是农村青年的生活趣事,如《看牛对花》、《扯笋》等。后来,演员由原来的小丑,小旦2人对唱再增加1名小生,演唱形式也开始有了规范。表演时,一唱众和,以鼓击节的打铜腔开始形成;由民歌发展起来的川调,亦具板式雏形。同时吸收湘剧中的伴奏曲牌和锣鼓点子。继之,演员中又增加老生、花脸两个行当。此后,剧目逐渐增多,如《芦林会》、《青风亭》、《山伯访友》等等。及至行当基本齐全,声腔体制渐趋完善,题材逐渐丰富。至此,花鼓戏作为区境的一个主要剧种,乃逐渐发展成熟。 益阳地区花鼓戏对于促进“长沙花鼓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清末时期,由南县王三乐领衔的“新太班”,首次赴长沙演出,此乃全省第一个进入省城的花鼓戏班社。民国19年至29年(1930-1940),南县的“得胜班”又在长沙演出一段时间。民国35年(1946)秋,南县“宝华班”、“胜利班”双双进入省城演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