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的新闻背后,有时大有关联。
3月21日,中国国航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向深航增资6.8亿。深航另一股东——深圳国际旗下全资子公司全程物流,也将向深圳航空增资3.5亿元人民币。增资完成后,两者占深航股份分别为51%和25%。国航终于获得了对深航的绝对控股。
对于深航来说,国航控股消除了自2005年深航股权拍卖后所留下的股权隐患,深航背靠上国航这棵大树,重新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在国航而言,意义更为重大,在南航势力范围内成功落子,形成了以北京、成都、深圳为基地的大三角格局。
3月25日,在郑西高铁的冲击下,郑州——西安航线所有航班全部停飞。此前,郑西航线曾经是河南航空的独家经营线路,几乎从不打折。郑西高铁于今年2月6日正式开通。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飞机就在高铁面前败下阵来,实在出人意外。据称,郑西高铁的运能仅仅发挥了十分之一左右。此前,由于动车组的开通,成渝、沪宁航线均已停飞。伴随合武、沪郑动车组的开行,类似情形不断上演。
原名为鲲鹏航空的河南航空正是由深航控股。正因如此,中国国航认为,目前高铁发展主要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对800-1000公里以内距离的航线产生影响。对高铁不能到达的城市和国际跨境出行,还需要借助航空来实现。国航具有均衡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且近50%的运输收入来自境外业务。从国航的网络布局、旅客构成以及未来航空需求的发展潜力看,高铁对国航的影响有限。
3月22日,在国航宣布控股深航的次日,以廉价著称的春秋航空在深宣布,以最低99元的价格开通深圳至上海航班。其董事长王正华透露,最近国航高层提出参股春秋,春秋再次予以婉拒。5年前,春秋筹建之时,国航也曾表示希望“联手”或参股。如今在全球百家廉价航空公司中,春秋航空客座率排名第一,净利润排名第十七。
由此看出,尽管国航声称高铁影响有限,私下却不敢大意。否则,不会在深航已然在握之时,对春秋依然恋恋不舍。高铁只是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却是消费能力最强、市场份额最大的市场。而且,随着国家高铁网“四纵四横”在2012年的形成,原有航空市场将逐渐被高铁蚕食。日航的破产就是前车之鉴:除了其高昂的成本,主要便是新干线的冲击。
有专家认为,从长期看,航空公司退出的“快线”产品并非长久之计。从欧洲综合交通运输演变的历史来看,高铁对航空运输最大的冲击,就是迫使航空公司进行商业模式变革,低成本运营成为最成功的商业模式。一些传统航空公司纷纷创建独立低价航空子品牌,或是实施低成本转型。
如此,两种路径或许成为深航的选择,一是借助国航的网络优势,使深航更加国际化;二是效仿春秋,走廉价航空之路。而这,势必比深航曾经提出的“中国特色低成本航空公司”之路更为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