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酒店预定 特价机票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游新闻 >> 国内旅游资讯 >> 正文 | ||||||||||||||
|
||||||||||||||
|
||||||||||||||
时间:2011-11-27 14:24:25 来源:《程序员》| 早在2007年,吴永强就加入了去哪儿网,全面负责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他将在本文中分享在去哪儿网的难忘经历和技术感悟。 吴永强在大学期间主修物理专业,毕业后改做计算机相关工作,安全、平台开发等都涉及过,最长的职业经历是在雅虎中国工作的那五年,主管运维工作。作为雅虎中国的第一位运维工程师,吴永强经历了运维规模从一两千台服务器到五六千台的发展,运维方式也从靠人工夜以继日地工作到标准化、自动化部署的转变。 记者:你个人在雅虎的作用或者贡献是怎样的? 吴永强:在这样的大公司里,谈贡献有点奢侈,对我来说学习的成分更多些。雅虎的经历给我一些很好的启发:第一,技术一定要和自身业务是匹配的,不管什么先进的技术,关键是要帮得上你的业务;第二,技术的选择一定要跟公司和员工的阶段匹配。这段经历让我变得非常务实。 2007年,吴永强加入初创的去哪儿网,全面负责管理该网站的技术工作。刚进入去哪儿网,他遇到了诸多问题。“首先是成本,当时我记得很清楚,买一台服务器要考虑很久,机房和带宽的成本也需要考虑;其次部署速度慢,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吴永强谈到在资金压力下,开展业务面临很多困难,“而且互联网初创企业增长根本没有计划性,功能扩展很快。”从老板开始大家都很着急,想把业务快点儿做起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吴永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记者:来到去哪儿网时,你对它整个技术的看法是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吴永强:那时去哪儿网的规模非常小,产品还是一个雏形。我来了之后先看看这个团队[注: 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每天在干什么,一个礼拜之后我就明白它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了。当时它最大的问题是在两个部分,一个是稳定,另一个是性能。 稳定性是个结构的问题,这也涉及到去哪儿网的业务。去哪儿网的业务天然地要求使用AJAX,所以并发量很高。其他网站十万访问量也许用两台机器就够用了,而我们需要更多还搞不定。所以用传统思维去考虑这个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当时的系统老撑不住,导致性能也一直不好。我看到工程师们每天不停地重启,不停地加日志研究哪里慢了,精力被消耗在处理这些问题上面。 所以我当时最核心的就是做了几样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更换系统。以前的分布式结构有延时,会造成很多问题,所以我们换成了memcached。这时系统稳定性稍微好一点了。然而每一线程生命太长,也会导致系统压力过大,于是我们将结构稍微拆解一下,将获得报价的进程换成一个受控的进程池,最多是十个限制。虽然有0.01%的请求因限制进程而获得不了数据,但由此换取的最大好处是系统获得了稳定性。 解决了上下关[注: 中国古关隘,位于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西北,据点苍山与洱海间狭长通道南口,为古代南诏国、大理国都城的南方门户,位置重要。]心的稳定性和性能问题,吴永强开始着手开发新的特性,以支持新的业务。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他手下的工程师都是做Java的,对于Web应用不敏感。他举了内存管理的例子:“那时Java工程师非常喜欢在内存里保持Cache,而且都是无界的。这时我就要每一个工程师都要会计算内存的分配,要对内存、线程和CPU这些完全掌控。”如此一来,整个开发进入了一个比较正确的轨道。2007年底,去哪儿网的用户量开始飙升。 记者:去哪儿网的用户量增长后,有新问题产生吗? 吴永强:以前用Apache+Tomcat的后端可能行不通了,但基本的结构已经确定,更多的是在这些结构上作调整。我开始涉及作为技术管理者的角色。在管理中,我尽量给工程师一个比较能发挥的环境。但有时,也不被工程师理解,迫使我建立能够比较容易展开工作的环境。 经过多年的互联网从业经历,吴永强有着自己的心得。他认为互联网发展,对核心工程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太可能像以前一样,软件工程师只管写代码。他们要负责一个产品的话,要先理解需求、从开发入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