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游新闻 >> 国内旅游资讯 >> 正文 | ||||||||||||||
|
||||||||||||||
|
||||||||||||||
时间:2010-2-24 12:55:41 来源:其他媒体 谈起冬捕,他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他说他从16岁就开始当渔民,从拉套、走勾、打镩、跟网、二把头干起,到1960年当上了“渔把头”。他又说,冬季的查干湖湖水结冰厚达1~2米,在冰下捕鱼的拉网有几百米长,怎样下到冰层以下需要一套熟练的技巧。下网前选择地点十分重要,有经验的渔工只要审视一下冰面的颜色,就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下网。选定地点后,在冰面打好两排冰眼,让网在冰下穿过,然后逐渐围拢,最后在出网口把冰下的渔网拉到冰面上。冬季冰下鱼群聚集,用大拉网一次可以捕到成千上万斤鱼。
通过和石宝柱聊天我还了解到,查干湖渔场冬捕队共有5组,每组队员有60多人,负责捕鱼全程指挥的“渔把头”可得有“两把刷子”。每个“渔把头”无不是从“小股子”(初学捕鱼的小渔工)一步步学起的。冰上捕鱼看上去只是简单的体力劳作,其实镩冰、走勾、扭矛、走线、跟网等一系列步骤都需要高度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次日天刚蒙蒙亮,我就来到查干湖边。借着微弱的晨光,我看到冰面上出现了三套马车,马车上坐着一群身穿棉大衣、头戴狗皮棉帽的渔工,“渔把头”石宝柱正站在那里等着我。上车后,老石高喊一声“出发”,车夫随即扬鞭催马,黑暗中响起悦耳的马铃声。我们顶着刺骨的寒风,在薄雾笼罩中乘坐马车前往湖中心。 大约1个多小时后,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我们也赶到湖心处的冬捕点。马车停了下来,众渔工跳下马车开始忙碌起来。只见老石站在选好的入网口,确定位置后,颇有将帅风度地用旗钎子在冰面上戳出一个长方形印记,两个渔工随即凿出一个冰口子来。开凿的第一个冰眼为下网眼,再由下网眼向两侧各数百步,方向是与正前方成70~80度,插上大旗,渔民们称其为“翅旗”。“渔把头”由翅旗位置向正前方再走数百步后,插上旗,渔民们称之为“圆滩旗”。再由两个“圆滩旗”位置向前方数百步处会合,确定出网眼,插上出网旗。这几杆大旗所规划的冰面,就是“网窝子”。
渔工们手脚麻利地沿下网眼向翅旗处每隔约15米凿一冰眼,巨大的渔网自入网口进入冰面以下后,便沿着这些冰眼在冰下“行走”,直到约2公里外的出网口,其间需要渔工在厚厚的冰面上打上百个冰眼。 大约过去了五六个小时,整张网终于前进到了出网眼。随着“渔把头”有力的号子声,身上挂满了冰珠的马匹拉动着出网轮,由96块小渔网组成的一张巨网被缓缓拉出冰面,鲤鱼、鲫鱼、胖头鱼、鲶鱼都争先恐后地翻出了冰眼,转眼之间就在湖面上堆起了一个个“鱼垛子”,跌落在冰面上的鱼像在乱舞。 看着这样壮观的出鱼场面,在寒风中等待了大半天的人们激动起来了,大家欢跳着奔向出鱼口,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空气好像也随之沸腾起来。
当地特色: 秘境背景:查干湖又名“查干淖尔”,蒙语意为“白色圣洁的湖”。约1000年前的辽金时期,查干湖就是天然的渔猎之地。传说辽帝圣宗喜吃“冰鱼”,每年腊月便率领家眷浩浩荡荡来到冰冻的查干湖上扎营,命令仆人将帐篷里的冰层刮薄,直至薄如纸片,冰下游动的鱼清晰可见。吃饭时,便将薄冰轻轻击破,水中鲜活的鱼会急不可待地跳出冰面,成为案上之物,供君臣欢宴,历史上把这种捕鱼方式叫“春捺钵”。从圣宗至天祚皇帝,辽帝每年都要来查干湖狩猎、凿冰捕鱼,在湖畔举行隆重的“头鱼宴”。大清年间,顺治皇帝也青睐这块风水宝地,将他的外祖父母安葬于查干湖畔,并在墓前立下高大的石碑——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现在在查干湖周边仍留有包括塔虎城在内的很多辽、金时期的古遗址,出土了众多辽金文物。 简要内容:冬捕的祭祀仪式上,盛装的蒙古族姑娘为渔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