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游记
(2010-03-20)
刚过完春节,我的公休年假就准了。带着妹妹和小孩一起去了千年古都洛阳,在洛阳玩了两天。去洛阳一直是我的梦想,洛阳有与云岗石窟、敦煌石窟齐名的龙门石窟,有名扬天下的牡丹花,有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这一切都吸引着我,召唤我踏上去洛阳的行程。
我们到洛阳的第一站就是去参观龙门石窿。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现存窟龛2300多个,佛像10万多尊,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沿着西山边走边看,我被石窟宏伟的气势、精湛的雕刻技艺深深震憾了。这真是人类智慧不朽的杰作!简直是鬼斧神工,佛像神态各异,或持重、或温顺、或端庄、或安详,表情细腻生动、栩栩如生,衣服的线条那么流畅,尤其是衣服上的蝴蝶结,轻巧柔软,软软地垂下来,让我惊叹,这么坚硬的石头上会刻出如此柔和的线条来!
石刻中最大最壮美的是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位于西山南部半山腰间,是当时还是皇后的武则天舍了两万贯脂粉钱兴建的,据说,大佛是以武则天的容貌为原形。佛像高17.14米,仅头就高达4米,气势雄伟,直上云天。大佛低眉垂目,表情生动细腻,神态祥和宁静、雍容高贵。最让人惊叹的是大佛的眼睛,眼光流转,就象是真的一样,真不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做到的。透过卢舍那大佛,我看到了大唐盛世的伟大和繁荣,看到了什么是 “盛唐气象”。
游完石窟,我们坐公交车去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寺庙,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因“白马驮经”的故事而得名。白马寺占地约4万平方米,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寺内还有一座13层的齐云塔,挺拔秀丽,直插云霄,塔内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因天色渐晚,我们只走马观花看了一下就出来了。
从白马寺出来,已是6点多,晚饭已经计划好去吃洛阳有名的水席。打听好路线之后,我们又乘车直奔吃洛阳水席最有名的一家——“真不同”。据说洛阳水席是以汤菜为主,吃一道换一道,象流水一样,曾被传进了皇宫。我内心充满了向往。到了“真不同”,我们大为沮丧,因为人太多了,里面人头济济,根本没有空位。我不死心,问服务员还有没有位子,服务员说没有了,我们才怏怏地回到住处吃晚饭。好在吃得不错,菜的味道好,份量也足,只是没有吃到水席,心里有些失落。
第二天,我们去看牡丹花,但是很失望的是,牡丹还远远没有开花呢。唉,只怪自己功课没有做好呀。传说中,牡丹花是因为不听武则天的命令,拒绝在冬天开花而被贬到洛阳的,洛阳百姓何其有福也。
没有牡丹,我们只好去了东周王城广场,广场地下有一个博物馆,里面有东周王朝的墓葬坑。墓葬坑里面主要是车马,马匹都是有规律地躺在地上,显然是殉葬品,马的整体骨架清晰可见。站在墓葬坑边上,凝视着这些几千年以前的马骨,我有一种奇异的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这些马会一跃而起,发出阵阵嘶鸣。
从博物馆出来,时间尚早,我们决定去洛阳老城区去看看。洛阳的老城区现在成了商业街。老城区的街道还是石头铺成的,沿街都是两层建筑,漫步在石板街上,千年古都的韵味慢慢将我笼罩。整齐规划的石板大街,古朴的房子,散发出千年帝都的气息,有一种王者的大气和从容,洛阳城的精魂应该在此。
正在街上走着,忽然看到前面有一家餐馆,挂满了横幅,号称有洛阳最正宗的水席。是就在这里吃还是去“真不同”呢?妹妹说:“那个‘真不同’店大欺客呀,我们还是不去了。”想一想也是,就在这里吃吧,尝尝是什么味道就行了。我和妹妹,算上我两岁半的小孩,一共三个人,点了三个菜。一尝之下,大呼上当,根本不合我们的口味,汤汤水水的,而且带酸味和腥膻味。又上了两个馒头,馒头真大,一个就够我们三个人吃了。我们胡乱吃了几口,就回到住处,打道回府了。
在返程的火车上,我反复念叨着:“不虚此行!不虚此行!”的确,这一次的洛阳之行太令人难忘了,气势恢宏的龙门石窟、大气从容的洛阳老城,一切的一切,都散发出千年古都独特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不愿离去。路上,我犹对洛阳念念不忘,希望将来能故地重游。
开销总计:门票费:360元,妹妹的学生证省了一些钱
住宿费:洛阳易家快捷酒店 240元(推荐),服务好,房间温馨
车票费:290元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