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行游记 >> 游记攻略 >> 正文 | ||||||||||||||
|
||||||||||||||
|
||||||||||||||
时间:2024/11/26 9:29:54来源:醉翁之意 太清宫牌坊前,少了见多不怪的兜售香火或什么“法器”的“庙祝”,倒是一蜂窝的解说员(噢?什么年代啦还讲解员呐,那叫导游好不好,现在这名号还没那么“小姐”吧!切,第三者插足或“二奶”都改“小三”了),把星散的三两客人给围个“水泄不通”。有如闽南的私营客运抢客源般的疯狂拎包,吓坏了初来乍到的人一样。 太清宫相对于上青宫,也叫下清宫,当地人简称为下宫。是崂山南麓的老君峰下的一座最早的道观,也是目前崂山所有游览区唯一还要第二道门票的。 前临碧波万顷的黄海之滨,背靠峰峦叠翠的七峰之间的太清宫景区,自古就有“神仙洞府”之说,鼎盛时期达到了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存世的尚达十七处之多。据《太清宫志》所载:太清宫建于西汉武帝的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为江西高乐县人张廉夫所创。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生于汉文帝九年,官至上大夫,后辞官修道。入终南山精研黄老玄学,得道后,来崂山之阳,临海之滨,修茅庵一处,供奉三官大帝神位。数年后再筹建道观,供奉三清神像,这就是太清宫的由来。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东游崂山,又扩建殿堂,供奉三皇神像。五代十国时期,道人刘若拙对太清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全真教邱处机从昆化山来崂山布道。从此,崂山道教名扬天下,天下道众慕名前来,譬如著名的太极张三丰、徐复阳等。有的隐居潜修,有的著书立说。明万历十三年起,太清宫发生了僧道之争。僧人憨山大师与道人耿义兰相互争夺太清宫遗址,历时十年之久,以道教取胜而告终。太清宫前的“海邱夺遗址”碑刻,记述的便是明万历年间憨山大师建海邱寺在太清宫址,后又毁寺复宫的史实。 步入太清宫,古木参天下,三官殿、三清殿和三皇殿错落有致地依着山势高低罗列着。三官殿供奉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三神,譬如传统节日水官“祓秽”的上巳节就源自于此,现在的“三月三”节已演化得“落英缤纷”了,莫衷一是。走出三官殿,院墙边的一眼泉水名曰神水泉,掬了一口清冽甘甜,清心益神。再说下去便飘飘欲仙了,这还是崂山的第一名泉也。 再往上走,三清殿前的银杏、古柏苍虬挺拔,从那沧桑的“神情”上看,都快成精了都啦。私下想如能跟着仙风道骨的人持之以恒地修练,保不齐都成仙啦。 殿内供奉的是那“一气化三清”的李老君,这里称“道德天尊”和“元始天尊”、“灵宝天尊。这些我在《封神榜》里,早就先入为主啦。倒是三皇殿内的“伏羲”、神农”、“轩辕”三帝,既熟悉而又陌生。往往对于上古的“三皇五帝”,只闻其名而已,还常常相互混淆。 院外的“龙头榆”又名“唐榆”,据传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道长所种。请了导游的,都被撺掇去抚摸,据说摸到龙头能活多少岁之类的。我却对另两棵枝繁叶茂的耐冬树,情有独钟。这是种植于明代的树木,也不算什么稀罕。稀奇的是清代的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香玉》所讲的“香玉”和“绛雪”故事,据说就是院中一棵红牡丹和这棵耐冬的化身。后人在这院墙边塑造了一尊蒲松龄像,多少增添了些许名人效应,毕竟对于崂山的“文宣”,蒲松龄是功不可没的,尽管他也不知道会是这样。 8 爬上老君峰的观海亭,当我沉醉在“长河落日圆”间,被古古的“一指令”打断了:岛城下雪了,悠着点,快快下山。四天来的连续奔波,确实也够累了。最后这一个句号,就此圈起。回了个“那就机场见吧!”,我带着点失落和不甘下了崂山。 回到起点,胡师傅果然信诺地坚守着,一看手表五点未到,我也践约而至。互相冰释前嫌,毕竟“胡做”尚未非为。一路上胡师傅,谈起了儿子,一脸的陶醉劲。可以想像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庭,明天师傅轮休,今晚哥们约好一起喝俩口。 我让他在中山路停下,反正已探明前往机场的车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