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行游记 >> 游记攻略 >> 正文
  相关文章
张掖市公交线路一览
张掖市旅游攻略
安仁古镇:最大老公馆群
日本樱花:最是浪漫与凄
从张掖到酒泉
[西行]2:嘉峪关和张掖
2006.4.28——2006.5.
游甘肃张掖大佛寺—受奇
花花兔走西北(七)4月
朐山:最有特色的山
张掖:最值得你逃逸的圣城  

时间:2024/11/26 8:34:48来源:不详

手间吗?!一个小插曲冲淡了我心里对环境的不满:我随便抱怨了一句床垫凹凸不平,十分钟后服务员大姐竟然带着一个大叔过来把我的床垫搬起来,换上隔壁床的床垫,热情得让我为自己的挑剔脸红……

  马蹄寺景区挨着祁连山,临松瀑布便是从祁连山上飞泄而下的一条丝带。这里的路都是最原始的马道,原始风光只有骑马才能到达。我和马主谈好价钱,骑着她的马先到临松瀑布,再上山到桃花岛,最后从兰花坪下来,整个行程要3个小时。马道的状况很差,很多地方我都捏了把汗,感觉马蹄就踩在悬崖边上,那可是在海拔3800多米的山顶上啊。也许是因为天气不是很好,临松瀑布景色一般,但是祁连山的雄伟却让我忘了一路颠簸的痛苦。在那里,我开始相信山神是存在的,祁连山神定是一位身着灰衣、身材魁梧、威仪不凡的老爷爷吧。下到兰花坪,路好走很多,便和马主随意聊了起来。她很自豪地说起自己读大学的儿子,又黯然地说起家里卧病的丈夫。看着她嘴边溃烂的水泡,我有点心酸,下马的时候比议定的价格多给了她二十元。骑了三个小时的马,加上颠簸的厉害,我的腰和腿足足疼了三天,不过,值!

  由于每天只有一班班车回市区,为了赶班车,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起床到三十三天石窟。张掖地区有很多石窟,最有名的要算马蹄寺石窟群。三十三天石窟、千佛洞、金塔寺石窟都属于马蹄寺石窟群。三十三天是佛教用语,石窟修在悬壁上,由于塌方,一直在维修,只能看到外观。整个石窟有七层,高达42米,呈塔状,据说这种形状的石窟在国内很罕见。我去的时候只有一个来自内蒙的工程队和一个喇嘛在那里,游人只有我们两个。相比三十三天石窟,千佛洞到现在一直香火旺盛,我们在卧龙山庄的同房(一对老年夫妻)便是专程从市区赶来参加第二天观音菩萨得道日法事的。赶上这样的法事,我们便也买了香虔诚地在每个洞窟里拜了又拜。没有许什么特别的愿,健康平安是大福,呵呵。据博物馆大姐介绍,金塔寺石窟开凿在红砂岩崖壁上,没有对游客开放,窟内有身体呈V形凌空的飞天塑像,这种形状的飞天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有一些当地人认识管理石窟的人,给200元便能带你进窟参观。因为金塔寺石窟离我们住下的地方骑马还要2个多小时,我便没掏这200大洋。回到市区已经是下午2点,可是在夏季,张掖要到晚上9点才能见到日落。所以我们饱餐一顿后继续前往大佛寺。大佛寺又名睡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即1098年)。现在只剩下建于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和土塔。大佛殿正在维修,我们要戴上工程安全帽才被允许进入参观。一进入殿内,我便惊呆了,但却不仅仅因为它的庞大。殿中央,释迦牟尼佛似寐非寐、似笑非笑地侧卧在佛坛上,是怎样的工匠、怎样的慧根、怎样的双手,能把涅磐的境界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佛像是木胎中空泥塑,身长34.5米,是世界室内最大的卧佛。工作人员说从旁边有梯子可以上到佛像的上面并进入佛像的内部。佛像肚内原存放了很多古经书及古人用来供佛的珍珠宝石,文革时候,一位从北京房山过来的红卫兵一把火把佛像内藏有的几乎所有的经书通通焚毁,珍宝被成箱拉回北京,这期间遗失的珍贵文物又岂是少数。幸免于难的经书,大部分已经残破,整理后都藏于寺内。在马蹄寺的时候就听博物馆的大姐说大佛寺保存有很多珍贵的古代佛经手稿和名家真迹,更有国宝级的泥金手写《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和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大佛寺文物展室一问,工作人员说最珍贵的文物都是只有中央来的领导才能看到,他们自己都无缘一见,更加不会对公众开放。尽管如此,展室内的展品已经足够让我这样的门外汉感叹不已了。

  佛像背面有一幅玄奘西游题材的壁画,很有意思。壁画成画时间比吴承恩写《西游记》要早几百年。在这幅壁画里,猪八戒服侍师傅非常勤劳,而孙悟空似乎总是无所事事,冲锋在降魔除妖第一线的也是可爱的猪猪,不是孙猴子,此八戒胜彼八戒,此悟空远非彼悟空。壁画内容按理说是和当时(西夏时期)的民间传说保持一致,不知道几百年后为什么会出现孑然不同的版本。当地有关部门经费不足,所以大佛寺的保护很脆弱,似乎整个张掖地区都是如此。大佛寺主殿内很多精美的壁画都已经面目模糊,有的成片剥落,看了叫人暗暗着急。我想,修葺经费不够,也许跟当地旅游业不发达有关。联想起在三十三天石窟的时候,负责维修工程的工程师告诉我,因为经费不足,工程时开时停,拖到现在已经五年了。 又想起肃南博物馆那位大姐跟我讲的,肃南县、民乐县境内古遗址众多,在肃南境内,有一座山山里都是先秦时期的岩画,非常珍贵,现在当地知道这些岩画位置的老人已经日渐稀少,可是他们前两年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哪里有钱对这些进行保护?县里一年一度的古遗址普查,条件也是极为艰苦,通常都是博物馆和文物局共同出人出力完成。或许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吧,无奈。

  记张掖,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长的篇幅。实在是有太多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Copyriht 2007 - 2009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