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西
  相关文章
  • 神游三千里,五月新疆游 1
  • 神游三千里,五月新疆游 4
  • 神游三千里,五月新疆游 3
  • 作别新疆
  • 畅游西、北疆---- 美景在路途的喀纳斯(九)
  • 喀什访古
  • 周末,去了唐布拉……
  • 独特的旅行方式使人获得对世事更深的参悟
  • 新疆旅游(4)
  • 天山行--之四
  • 2001年夏台古道历险记  
    被从左侧山上倾泻而下的一支激流挡住了去路,全体队员开始了第一次涉水,刺骨的冰河使大家领教了它的残酷,但这仅仅是开始,更多,更凶猛的冰河在等待着我们。

    8月11日远征队开始翻越哈达木孜达坂,由于偏离了古道,队伍在通向达坂的一条狭窄的河道中蠕动。达坂近在眼前,但垂直升高1000多米,坡度很大,沿着狭窄陡峭的河道攀登及其危险,两侧悬崖上的巨石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此时只有快速通过,别无选择。紧张、疲劳代替了以往行军中的欢笑。下午四时,队员们陆续登上了木扎尔特山口。翻过山口就进入了木扎尔特达坂。

    木扎尔特达坂(3582米)是哈位周里哈山山脊线上的垭口,是南天山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其北为昭苏县夏特河源头的冰川,南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木扎尔特河源头。达坂以南五公里处便是哈达木孜达坂(3509米)。达坂东西两侧为海拔5000—5400米的山峰。古道沿夏特河翻越天山主脉上的木扎尔特达坂和哈达木孜达坂,横跨十几公里长数百米厚的木扎尔特冰川,沿木扎尔特河到天山以南的温宿县。据历史学家考证,木扎尔特达坂是唐代著名的弓月道的必经山口,从南路的西安都护府到伊犁的弓月城,此山口是一条捷径的路线。至清代,伊犁成为新疆的军事中心,木扎尔特达坂重被启通,在木扎尔特山口附近驻有70户人家,专门负责凿冰梯,维修道路,当时官兵换防、商旅往来、多取此道。

    下午6时远征队跨过长五公里的木扎尔特达坂,到达哈达木孜达坂。这里,近看水草茂盛,向北远眺,陡峭的白玉峰拔地而起,发源于雪山之下的数十公里的木扎尔特冰川尽收眼底。达坂北侧有一个突起的小平台,上面有几块巨大的花岗岩,其中,在一块较平的花岗岩上人工堆积了许多石块,一看就知道是古人为纪念死者或拜神而垒的玛尼包。我、老董(董务新)和其他几个队员站在平台上,都为这里的风水之好而赞叹不止。老董有个习惯,每到山上见到玛尼包或纪念碑都要摆几块石头或献上一束野花。这次也不例外,他在玛尼包上加了好几块石头,还特意找了一块长石条在立在玛尼包上,在碑上用记号笔写上了“无名英雄之墓”,边文是“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2001年8月”。

    8月12日一大早,全体队员肃立在无名墓前,向途径这条古道的先驱者告别。今天我们就要穿越木扎尔特冰川,这是古道上最为险峻的路段,多少过客在此夭折。我们临行前将全体14名队员签字的队服挂在一块巨石的顶上,愿先驱者的英魂保佑我们,让木扎尔特达坂作证,曾有14名勇敢无畏的天山儿女,为了自我心灵的探索进了她的怀抱。

    为了赶中午前渡过冰河,我带领队员急忙出发了,这时老董还依恋着玛尼堆,他从旁边捡来一个马的头骨,立在了玛尼堆上,并在头骨上写上了“董大侠”三个大字。站在旁边的杨华和李大姐,感觉很不吉利,劝老董不要将自己的名字留在这,但他很不在意,并蹲在玛尼堆旁,让李大姐给他拍了一张照。这张照片竟成了这次探险中他留给我们的最后一张个人照。
     
    二、跨越木扎尔特冰川

    发源于雪莲峰下的巴什克里米斯冰川和来自5000米以上雪山的冰川,在达坂附近汇聚成了一条3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2页、共13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