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西
  相关文章
  • 新疆库车旅游散集-游石窟 寻龟兹文化遗迹
  • 我的西北行程之新疆篇(05年7月)
  • 从兰州到开罗:第二周(南疆)
  • 2005年8月最新北疆(喀纳斯)实用游记简报
  • 一个人的守护--记米兰的乌斯曼兄弟
  • 新疆乌鲁木齐库车旅游散集篇--乌鲁木齐
  • 东天山乱记(完)
  • 东天山乱记(三)
  • 新疆三城记——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 2
  • 新疆三城记——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 1
  • 东天山乱记(二)  
    >  

    传说,泪泉古为东汉班超常饮战马之处,故又叫饮马泉。

    六、

    由于巴里坤湖在汉、唐、元、清时有过多次战事,因而这里留有众多的军事遗迹、故事和传说。

    丝路烽燧就是孑然遗存的历史见证。烽燧大多是清代时期的,久远的则可追溯到汉唐朝。巴里坤全县保留的各时代的烽燧共40余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我们行驶的县城至萨尔乔克牧场段的三、四十公里路段共保存有共22几座。雨晨光中,古朴、凝重的烽燧默默矗立于山与湖之间,不语地承载着丝路的繁盛和征战。

    烽燧多构筑在地势高敞或山巅或崎岖山道间,据所处环境、气侯等不同,以土坯石块或夯土垒砌筑造,并夹带少量木棍、苇草等物。巴里坤的清烽燧多为方形,少数呈八角形,清时的烽燧维持了汉时的风格,十里一墩,渐远为二十里一墩。

    多年行走哈密、巴里坤,对这里的烽燧有着一种偏好。自哈密东至甘肃安西、自巴里坤西向、西南向至七角井、西北向至木垒、塘湖至伊吾、蒙古国都有众多的烽燧遗存。

    现代人一般把烽燧统称为烽火台。在古老的巴里坤乃至西域,烽火台起着维护边关安全的基本功能。

    七、

    从萨尔乔克牧场进入东天山后,是一望无迹的浅山草地,哈萨克牧民持鞭牧放。在下涝坝乡芨芨台子附近的山谷中,有多处开着黄花的油菜以及蒲公英,一个哈萨克牧羊巴郎在山谷中慢悠地赶着他的羊群。

    上百公里没有人家,只有几户哈萨克牧民的毡房。我一直对哈萨克族默默孤独地生存于山间草地、百里无人照应感慨。翻阅了很多历史书籍,才对他们逐水草而牧、搭毡帐而居的生活习惯有了点滴的了解。在城市,我经常去几个草原上来的哈萨克人的奶茶馆吃饭喝奶茶,对他们来到城市后黄砖砌成的城市“毡房”里的草原景物倍感新奇。牧放使这个游牧民族现在也改不了他们的习惯。

    <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第7页、共9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