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西
  相关文章
  • 琳琳游记—四川行之4
  • 千里独行九寨沟(一)
  • 诺日朗
  • 琳琳游记-四川行
  • 佛界之旅之西天峨眉大行世界
  • 从马尔康到红原
  • 雨丝丝,雾蒙蒙----峨眉游感
  • 稻城亚丁六日游(一)--行程准备篇
  • 枯叶蝶黄金周游记四日谈
  • 浮生偷得半月闲--甘川笔记(8)
  • 一路风尘,一路歌  
    二三岁的娃娃年轻父亲和他的爱人、老妈妈全家一起来登黄龙。这份和睦和幸福让人称羡。妈妈和老妈妈在后面走。爸爸背着娃娃走在前面。年轻的父亲是极爱这孩子的,一边登山一边和背上尚在呀呀学语的娃娃交谈。宝宝, 这是什么?水。水用英语怎么说?跟爸爸一起念“water”。 “water”孩子鹦鹉学舌般念叨。宝宝,妈妈呢?在后面。喊一下妈妈,看妈妈在哪儿?妈妈~~~~~哎!呵,真是可爱的一家人。
    在山路上,会时常看到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并非游客,却每天都在攀登黄龙山。登山已是吃力之事,而他们每天则要身负重荷来回于这样的山路数十趟。在他们的脸上,没有游玩的欢乐,只有生活的艰辛。他们或单个人埋头心无旁鹭地从山下往上背上一块沉重的石头,或几个人齐声喊着号子抬起一根粗壮的木桩上山来。是的,他们就是在山路上讨生活的一群人。可以说,这山上的每一条石板路上,每一条栈道,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和泪水。在世俗的眼里,他们的工作是低贱的,卑微的。走在这样的山道上,你也许会情不自禁地投射过几许同情的目光,哀叹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当时的我也曾经这样想和做过。而今回首,忽然为当时庸俗的自己深感羞耻,我有什么权力去鄙视别人的劳动工作。他们并不需要这样假惺惺的悲悯,他们最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和尊重。他们于我们是同样的人,都有相同的人格和尊严,并不因为我们的职业或生活状态的不同而少一分。他们靠自己的劳力去挣钱,用自己的汗水去换取幸福的生活,比起那些小偷、强盗,比起那些在名利场上耳虞我诈的人来,这群朴实的挑山汉子不知要高贵多少。我敬重他们!
    在山路上,你还会看到另一群人。他们是游客,是懂得享受生活的游客,是懂得疼爱自己的一群人。他们坐在滑杆(让两人抬上山的轿子)上,让我想起了《刘三姐》中坐轿子从远处而来找刘三姐寻衅的地主老爷。滑杆里坐着有几百来斤的四五十岁的男人,有坐着二三十岁的年轻姑娘,坐着轻巧的十来岁的孩子。坐在滑杆里的人有的听着随身听,有的悠闲地哼着小调,有的忙着吸氧气,有的正专心打掌上游戏,有的从半山腰开始坐,有的从山脚准备一直坐到山顶。抬滑杆的人们移步亦艰地往上登,手臂、腿上的青筋狰狞可怖,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浸湿了。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想到如果没有这些坐滑杆的人,就没有这些抬滑杆的人生活。
    木楼上的“四面楚歌”
    能够发生这段故事还真多亏拉我们去川主寺的那位藏族司机。如果那天,他没有热情地推介我们到川主寺他哥哥开的小旅馆住宿,就不会有下面的故事。
    司机的哥哥在川主寺开了家小旅馆。小旅馆是个两层楼的小木楼。外面刷着鲜艳的色彩,很富有藏族特色的装饰。爬上二楼,“吱嘎吱嘎”地走在木板上,是种新鲜的感受。进了指定的三人间,放下行李,坐在床边,忽然好笑地发现木墙上贴着的有趣的旅客须知:凡是本店的旅客均要做到三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当我们中的小周无意间在房间中央蹦了一下,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的共振,让我们这才明了隔音效果极差的木楼旅店为何会制定如此与众不同的“三轻”政策。
    幕降临了,我们三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14页、共16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