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南
  相关文章
  • 神秘的天坑和千年古州!!!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阳朔的春天
  • 漓江烟雨(外三首)
  • 我的桂林阳朔流水帐(三)
  • 关于桂林的一些必要的小贴士
  • 我的桂林阳朔流水帐(四)
  • 阳朔小资生活体验生活!
  • 悠悠阳朔行之搞笑篇
  • 西街
  • 从都柳江悠游到遇龙河  
    算有见地。
    好心的三轮车夫陪我们在桥头等了好一会,终于过来辆拉石头的农用卡车,车夫说只有它可能肯去小黄,帮我们拦了下来,讲好120元,太阳正好从灰灰的云层露出脸,照耀着咣铛乱响的破车和我们向仅可过车的羊肠土路摇去。
    这是往高增乡的必经之路,先经错落在山坡丛林间的銮里村,再到小河边芭蕉竹林依依、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排开的银良寨,大牛小牛排着队过独木桥,一个肩扛锄头、嘴叼烟斗、腰插配刀的英俊阿叔望着我们笑,闷了一天半的小H开始有感觉了,咔咔谋杀了不少菲林。我尤爱那些精美独特的标志着侗乡风格的风雨桥和鼓楼,鼓楼是一个寨子、一个群体集会议事的庄严场所,是侗民族的精神寄托,风雨廊桥秀丽地跨于清溪小河,与靠山临水的干栏式吊脚楼连成一体,体现了侗家阴阳交融的先进择居理念。
    半小时后到高增,司机要等个亲戚,我们下来逛,安静的小镇卖肉挑柴的妇女和烧着烟丝的汉子各自闲着,沿溪一溜吊脚楼写着醒目的防火标语。小H通过长镜头发现一家廊上妇女在织布,马上登门造访,想必这里离县城近、四个妇女见过世面的,头也不抬地只顾拉卷长长的白纱来回梭着任我们拍,阳光从廊外竹林透过来,照着她们忙碌的身影和巧手的轮廓,这一根根纱织成布,再复杂地一遍遍靛青染色、晾晒、绣花镶边、手工缝纫,出来这么久我看到的女子没一个不穿自家织染的侗服、许多男人和孩子也如此,做侗家女要干多少活。继续上路,新上来的汉子叫吴向奎,活泛热情地介绍自己要跟司机吴定和去小黄拉点木头,小黄现在名声响了,若非节日要听大歌也不象以前那么容易了。
    离开高增路就不可称之为路了,临崖盘山不停地一个个转圈,大石头土坑抛得摇头晃脑的我们颈椎几欲断掉,震耳欲聋的车噪音让我们脑袋嗡嗡快要*。但小黄是我去年春节来时未圆的一个梦,以我的性格是怎么艰辛也要去寻访的。远远一个叫岜扒的碧绿菜园间的寨子映入眼帘,心情立即清爽了,下来转一圈,好些晒玉米的高高木架子,想见秋天这里该多美。相对闭塞的交通使寨子保留了质朴,大群着侗家古衣衫、头顶中间剃光而两侧梳可爱双抓盘髻的孩子围着我,给他们水果糖,高兴坏了,村民的笑容里都透着憨厚。没想这个不经意路过的小寨,成为我此行印象最好的村庄。
    到小黄已下午2点,肚子咕咕。吴向奎和吴定和带我们上村长吴补江家临溪的木楼,吴村长不到40岁,很实在地告诉我们昨天村里才改选,他落选了,叫我们别再称他村长。落选村长在张罗饭菜,我们四处逛荡。寨子分上下寨,共200多户800多人,上寨鳞次节比建在山坡,下寨沿溪一溜的木楼和风雨桥,枯水期垃圾历历可见。正午的光线里只好拍拍大狗独木桥上打盹、公鸡守家、小鸭戏水的小景,四处问昨天省委书记来唱大歌的姑娘们在哪里,村人都说昨天直唱到晚上6点,唱累了在家休息。也怨不得这里的姑娘“巴闭”了,人家可是一路唱到巴黎获国际声誉的。好容易见一姑娘牵着临家小弟到小卖部买东西,不见则已,一见惊人,着簇新拷绸衣裳绣花布鞋的17岁姑娘全身上下都透着美和纯!走到晒谷场又见到两个坐在“生孩子要到医院”的标语下绣鞋面花的清秀姑娘。这样的标语村村可见,想必侗家女子难产之事时有发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第2页、共9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