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是独一无二的,可惜两侧的门拱都拍模糊了。很快我来到了中部的五华洞,也就是第 9——13窟,因清代施泥彩绘而得名,相对于其他洞窟,五华洞的色彩最为绚丽。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为中心窟,窟顶雕刻了大量的莲花藻井,四周雕有千姿百态的伎乐飞天,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载歌载舞,成为研究北魏音乐和舞蹈的珍贵资料,所以也称“音乐窟”,而这里的菩萨更是一改以往正襟危坐的严肃形象,而是被赋予活灵活现的生活气息,东侧两个翘着二郎腿的菩萨是不是非常贴近生活呢?第13窟的主体是高约13米的交脚弥勒菩萨,右掌下一个力士仿佛力负千钧,既产生了力学作用,又兼具装饰效果,这样一个细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1500年前劳动人民的智慧。
来到通称“昙曜五窟”的16-20窟,心里更是充满了钦佩。这五个最早开凿的洞窟规模宏大,分别以北魏的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十六窟正中的释迦立像,衣褶层次分明,衣服非常有特色,是不是很象一条领带?无奈我的水平有限,无论怎样变换角度和位置,只能给他拍个半身像,这样也好,让惜损坏严重的下半部分游离出镜头以免让人心生惋惜。
第18窟本尊为身披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势磅礴;仔细看看佛祖的袈裟,原来袈裟上刻满了佛像,形态各异,无一雷同,难怪叫“千佛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