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北
  相关文章
  • 出塞日记.尾声.该回家了,宝贝
  • 正山四郎先生
  • 游山吧
  • 北京—青岛骑车记事(备忘版)
  • 旧时筵席
  • 第一次参加绿盟的爬山活动—2003.5.24
  • 一个人的夜行列车
  • 老驴赋闲
  •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4)
  • 非典日子里的点点滴滴
  • 风雪北方--北京印象  
    作先进的摄影器材,掌握了光影技术还远远不够,因为它更是体能与意志的表达,是晨昏不敢懈怠的守候,是对稍纵即逝的瞬间的准确体悟。我反感有人指着一幅摄影作品说,这套摄影器材真好!直接骂摄影家好了,器材算得了什么呢?
      北京太老,容不下浪漫。在机场、火车站看不见鲜花,只有一张张寻人启事的牌;宽达八车道的大街两旁,和只适宜三轮车进出的胡同,竟有一个惊人相似处,那就是难得一见茶馆或咖啡屋,自然也不易看到耳鬓厮磨的青春倩影,更甭想看到相携相伴的老年伉俪,感人的,可以叩问心灵的场面,离北京太远。因此,六一儿童节晚上,在北三环,毗邻北京电影学院的黄亭子五十号酒巴,听酒巴的老板兼诗人简宁夫妇以及北大哲学教授陈嘉映夫妇,谈他们在黄花岗长城脚下各买了几间民居,上周末刚在院子里播下菜籽、向日葵的种子,神话似的,听得我象儿童,恍然大悟北京人的浪漫都移植到乡下去了。在有空调的城里怀恋乡间的热炕,在风月无 边的山里惦念城里的音响。从本质上说,人是想占尽天下便宜的。可叹的是,便宜的东西怎么越来越少了呢!
      生活在北京,有好几个书店值得一逛,海淀区的风入松、东城区的三联韬奋、首都剧场旁的爱知书屋、北京音

    页码:[1] [2] [3] [4] 第3页、共4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