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相关文章
  • 天湖风景区???
  • 三国游记之第四日——荆门,当阳,宜昌,荆州
  • 在胭脂坝遇见黄师傅之后。。。。。
  • 大洪山随感
  • 木兰山一日游(1)
  • 武汉小游记
  • 又一个爱好单车运动的俱乐部!
  • 春节神秘之旅_发现神仙居住的地方
  • 2004年4月武漢游記
  • 武汉周末二日游(1)
  • 再游宜昌记  
    到了,前方三面都是绝壁,几挂瀑布从右上方的峭壁之颠夺路而出,我在想,上边又是一方什么景色呢?后来,唱山歌的小姑娘告诉我们,上面还有村庄、农家,世世代代在此耕作。
    我落户的宋家咀,在宜昌、当阳、远安三县交界处,也有类似的风景,常上山砍柴、挖煤而留连忘返。但在冬天,为砍伐大量的茅草和棵子(野树)烧制火粪,住在深山里,才体会到这里每天的日照很短,向往山外的一马平川,阳光灿烂。这是否也是一种"围城"现象呢?山外、山里的人彼此羡慕对方的环境。所以,人们要好好珍惜自己身边的一切,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它。
    在这幽深的狭谷里,老师们放下了书卷,暂别了学生,尽情地沐浴在飞瀑下,陶醉于叮咚的泉水和山歌中。纷纷按下相机的快门,将自己和大自然定格为一处。
    回程的路上,我记起附近还有一个叫"新坪"的如诗如画的所在。美丽的宜昌,风情万种,是我年轻时有幸生活和劳动过的一方水土。在这里,我曾用心地唱过《我的祖国》,至今一听到"好山好水好地方"的词曲,仍会激起不可遏止的内心的共鸣。
    不多远,一车人来到了古龙溪的上游。从公路到河边要下行数百级台阶,途中看见船工背着充足气的橡皮船,一步步地往山下走。能乘坐八、九个人的橡皮船,看起来又大又沉,细问才知道,重量是六十公斤,游客多时是由索道送下山的。抬眼望去,我见到了那条索道,从山上直抵溪边。
    六十公斤的担子,对当年务农的知识青年来说真是家常便饭。我在宋家咀负重的最高记录是135公斤,因为在人民公社时代,农民家里的栏粪(就是猪粪)要按量记工分,挨家清除栏粪时,一把大杆秤、一支笔,担担都要记录在案,随后送到田里作肥料。270斤的那一担,我是忘不了的。
    人和船陆续到达溪边,二十几个老师,分乘四条橡皮船,先后下水漂流。年岁较大的几位老师,坐在第一条稍大一点的船上,随着哗啦啦的溪水急急忙忙地先溜之大吉,也许是对那一回在张家界的茅岩河漂流记忆尤新且心有余悸,那一回,不分男女,无论长幼,一起在澧水的上游混战一场,个个湿漉漉,人人水淋淋,无一幸免。
    我总是随遇而安,对将要发生的事情不愿多加猜测,听天由命。机遇安排我上了第二条船,同船过渡者有汪玉明,他一上来就被船工指定坐在船尾,以他的体重,坐在船头不利行舟。于是我就坐在了船头,左边是易生梅,虽是女流之辈,却丝毫不让须眉,只见她双手操持着一把简易的竹筒水枪,一刻不停地在古龙溪水中摆弄,作困兽犹斗状,谁知这却是我的悲哀。
    溪水或深或浅、或急或缓,险滩处引发惊呼一片。过了几处激流,后方两条船便迫不及待地纠缠在了一起,远远望去,白茫茫的水花在两船间翻飞腾跃,似水帘一般,直看得我们在这边欢呼雀跃,一个劲地催促撑船的工人放慢速度,语气最强硬的是王绍襄,大有不停船不罢休之意。
    胡翔所乘的那条船赶上来了,是从右边来的,我立刻感到了一阵恐惧,殊不知除了易生梅手上那把破水枪,我们手无寸铁,至少上船前我没作任何打水仗准备,连手机都没有交给导游保存。当第一枪射过来时,头脑中一片空白,之后铺天盖地的水花扑过来,反而清醒了,急忙俯身,用双手捧水,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第5页、共10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