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相关文章
  • 一个人的二十六天自助旅行(二)到九江
  • 一个人的二十六天自助旅行(一)南昌
  • 游“苏轼”笔下的石钟山,观“江湖”黄赤分界线
  • 走马赣州
  • 白话庐山行
  • 婺源丽人行之二
  • 《井冈山游记》上
  • 婺源、三清山游记
  • 属于我们的快乐之旅-婺源
  • 游庐山的一些经验与感受
  • 且听风吟—在婺源、三清山的四夜五日(二)  
    唯一恼人的就是当会车时,路上扬起的漫天灰尘。因为车子旧,车门缝很不紧密。加上司机不开空调,驾驶员那边的车窗总是开着的。因此只要两车一会车,车厢里立刻弥漫着灰尘,使人呼吸困难,即使车窗紧闭也毫无用处,而且经久不散。与其堵,不如疏。后来我干脆把车窗打开,让空气流通,从前车进后车出,把灰尘带走。虽然刚开始会有点灰尘,不过很快就被吹散了。
    开始还是田野边的小路,后来就开始有一点山路了。因为我们要去的是高山平湖,顾名思义就是在山上的水库了。从地图上看,庆源在高山平湖的下游边上,从庆源往北,才是高山平湖。当我看到山路边上的湖泊时,以为这只不过是高山平湖的下游小湖泊(从地图上看)。心想:小湖泊已经这么漂亮了,真的到了高山平湖还不知道有多美呢。正欣赏着湖光山色,庆源已经到了。
    网上文章说庆源是个没有开发的村庄,从外面看的确如此。因为既没有晓起的新楼房,更是没有村口大气的牌楼。放眼望去,满地尽是农民晒在地上的稻谷,房子也是那种破旧的颜色。只是有一样开发了,那就是----收门票。有一个中年男子,看样子是负责的,上来要我们交钱。我们说,不是不要钱的么,怎么会收钱呢?你们有票没有?不会是乱收费吧。。。那个男的说,原来15元/人,看你们学生,收你们40元好了,也就5元/人嘛。我们不依不饶的,想再便宜点,却怎么也讲不下去了,只好交钱。
    随着那人走入村里,先到的是村的党支部(说不定那人还是村里的干部呢)。里面摆设很陈旧,两排椅子,一张桌子,就象电影里看到的一样。墙上挂满了“森林法”之类的法律条文。
    然后就是走街穿巷,看一些民居,讲一些农民的生活之类的。总的来说,也是小桥流水人家。好象这里的村庄都是依着溪流而建的,似乎成了一种模式。感觉比李坑更古朴一点,没有一点新建的房子。
    印象比较深的,是在一间民居里看到了贴在墙上(也就是木板上)的70年代的报纸(据亮亮回忆,是1976年3月的,那时侯他还在娘胎里,而我们就不知道在哪里了)。上面有着浓重的文化大革命的印记,以及当时批判邓小平“三个指示为纲”的头版头条。右上角清晰的写着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什么三个指示为纲?只有阶级斗争是纲,其他都是目。真是针锋相对,可见当时*气氛之紧张。
    在另一间民宅里,正巧有一队摄影师在那里给一位老伯拍生活照,一看怎么这么眼熟大胆一问,原来就是在老屋饭店吃早饭的那帮子人。可是对着这么一大帮子人,老伯怎么也找不到生活的感觉,总是很紧张。不得已,摄影师只得让老伯转过身去,拍他的背影和侧影。在老屋里拍老者,是那种很有纪实风格的作品,我想象拍出来的照片一定是很有味道的。
    还有有趣的事。在一片老屋中间,种着十几棵梨树,有的树上还结着梨,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因为来之前知道婺源有四种颜色最出名,其中“白”就是指雪梨。在老屋里遇到了两位从武汉过来的东北MM(一问也是住在下晓起的,不过是住在村口茶叶铺的楼上,很有趣吧),给她们导游的也是村里的人。他跟我们讲,现在早已经过了吃梨的季节了。最好的时间,是在8月底,那时侯梨不要太多喔。他还讲,其实现在树上的梨都已经死了,也就是长僵掉了,是不能吃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第4页、共9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