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 ||||||||||
|
||||||||||
|
从状元楼下来,逐一寻找地图上的旧宅。走进一个标致的门,看见几个小孩在大厅里跳绳。正是午饭时候,主人邀我一起吃饭。主人有三个孩子,小儿子叫董有才,现在读初二,正好放假在家里。席间不断有小孩加入退出,主人对我解释,他的兄弟都到广东打工去了,这些都是他兄弟的孩子。他去年也在广东打工,今年没有去。这个房子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在解放后分给了董有才的祖父直到现在。现在开发旅游,这个房子每年约有200元的修葺费。饭后,我拿出地图问董有才这个房子的所在,他看了好一会也说不出来。告别了董有才一家,从正门离开,抬头一看,原来这就是"应宿第"。 和"应宿第"一样,这里的老房子都有人住着,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标本。就算是地图上没有标志的老房子,你也会发现精美的雕刻。每一扇门都是敞开的,随意走进每一个房子,我看到和善的面孔,孩子们高兴地邀请我给他们拍照。天井,大厅,板间房是老房子的标准格式。村里还没有自来水,水井也少。每户在天井都有一个小抽水器,握着铁柄一压一提,便有干净清凉的地下水。 村前是樟树林。樟树翠翠葱葱,遮天蔽日,有的更是两个人都抱不住。穿过树林,再走不远就是流坑小学。星期六,教学楼静悄悄的,只有木门窗在风吹下的吱吱声。楼内的地面由青砖铺成,虽已是坑坑洼洼,但整洁。绕过木楼梯,就可看到教学楼后面的大宗祠遗址。据说当年土匪因打不进流坑村,就偷偷派人把大宗祠烧毁。六十年代曾计划重建宗祠,但当时反封建的运动正是炽热,结果用重建的材料建了它面前的这所小学,让董氏的先哲们每天都可听到子孙朗朗的读书声。天阴沉沉的,望着眼前几根直立的大石柱,几片头顶杂草的孤墙,我想到了圆明园,它们有着相同的创伤。但流坑的小孩,每天看着这个他们祖先留下的伤痕,是否有着同我一样的遗憾和感叹吗? 回到旅店,开始下起了小雨。天黑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